全国大学生曲棍球赛落幕 让“冰山雪莲”进校园

    “根据中国曲棍球2009年至2020年发展规划,中心将全力打造两个‘链条’。除了弘扬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国少、国青、国家队链条外,还要打造曲棍球逐渐进入中学、小学、大学的链条。一直以来,得到了教育部的全力支持。”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间隙,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雷军表示。

    首届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日前在上海落幕,共分甲乙两个级别,9所大学参与。经过5天的争夺,常州大学和四川文理学院分获两个级别的冠军。雷军表示,本届大学生锦标赛在曲棍球进校园的规划中具备“里程碑”的意义,“大学生锦标赛的举办开创了中国曲棍球的先河,有足够的分量载入中国曲棍球史册。”

    “中国曲棍球协会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从2007年开始逐步将曲棍球投放到中小学校园,目前协会与31所学校合作挂牌成立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注册人数超过1000人,辐射人群超过3000人。协会每年举办的冬令营、夏令营,参加队员基本都在700人以上。通过这几年的推广带动,已经初步得到相关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在雷军看来,近几年配合竞技体育,校园体育这个链条的打通给中国带来5000人左右的曲棍球人口,对文化根基不发达,基础不牢靠的曲棍球项目非常可喜。

    同时,曲棍球进校园不仅是为了后备力量,更重要的是希望将曲棍球的文化内涵、中国女曲的‘冰山雪莲’精神带进校园,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校园曲棍球链条的打造不光为了解决后备人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曲棍球项目来弘扬团结协作以及拼搏的精神。”雷军说。

    去年年初,中国曲协确定在高校开展曲棍球项目后,得到了全国10所高校的积极响应。中国曲协根据大学要求,分别举办了教练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同时向参与的高校捐赠器材。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华东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纷纷向教育部申请成立高水平运动队。

    本报实习记者 叶珠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