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选拔赛在武汉体育中心闭幕

    为期5天的2011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暨第六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选拔赛日前在武汉体育中心闭幕。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湖北省体育局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8支代表队的338名运动员参加角逐。在这次比赛上,今年首次亮相锦标赛即执行新修订的规则带来新的气象。

    较量风格加快

    此次是全国青少年比赛,也是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选拔赛,每个代表队在每个级别限报一人单淘汰制,运动员想拿到最后的金牌就必须连续战胜所有对手,任何一个队输一场则丢掉了该级别的进取机会,赛制的残酷,也使比赛场上竞争激烈而刺激,虎虎生威的场面煞是好看。

    本次锦标赛总裁判长蔡仲林表示,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实行,将比赛节奏感加快,选手变化多、得分意识强。从整场比赛看来,效果还不错。此次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努力提高“快跤术”以传统摔法取胜,展现“散打”这一中国“踢、打、摔”的全面技术风格,增加了赛场的紧迫气氛和好看度。

    在比赛中,除了如抑制“消极搂抱”、两人搂抱在一起时,直接用口令分开,不喊“停”而继续比赛,增加比赛的流畅等变化外,还针对青少年和成人在体力、生长发育的不同特点,将每局比赛时间净打2分钟改为毛打2分钟,例如一方暂停,不卡秒停针,仍计入2分时间内,这也要求运动员要抓住有效的时间速战速决,利于促进比赛的技术发挥。

    鼓励进攻拼打

    蔡仲林介绍,如何引导技术全面发展,作为新规则的试验,此次比赛鼓励了拼打、快摔和组合拳腿等的均衡发展,青少年的技术特征与去年相比,各运动队逐步适应新规则,进攻实力增强。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如果过度注重防守显然外行了。

    在新规则中,累计加分也是鼓励运动员注重进攻的意识,更好地发挥身体、技术的能力。倒如选手一拳将对手打倒的得分,与用击中对手头、躯干得的分数相加作为最后得分,改变了以往记分取最高值的标准,也促使运动员在比拼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加强进攻意识。

    打分全程直播

    今年的锦标赛赛场上5位边裁的打分全过程都被显示在场边的大屏幕上,这同样运用到这次青少年的锦标赛上,公开执裁过程,让教练员、运动员、观众共同监督比赛,更好地维护了赛事的公平、公正。

    这种新作法,让参赛的各运动队表示叫好,自己的队员得分,一目了然,此外,根据打分,知道与别队的差距,进而在训练上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此外,每场比赛的所有裁判员都要进行抽签,对裁判的技术全面性要求更加严格。

    通过比赛的检验,本次新修订的规则得到各运动队、教练员、裁判员的认可,不完善处将通过实践进行修正。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表示,武术运动在国内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青少年散打赛事并积极推广,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项运动,参与其中,才能为国家选拔梯队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近些年,举办全国性赛事也证明了各个代表队在新赛制规定的管理下,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就能赛出国内青少年散打竞技水平的新高度。

    本报记者 邹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