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中国足球送给广州恒大最好的礼物

    孙继海是个不愿意轻易服输的球员,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亦如此:在本赛季足协杯决赛次回合赛后,虽然孙继海代表的贵州人和最终输给了广州恒大,但孙继海还是说:“实际上恒大赢得并不轻松……”
    的确如此,即便次回合的比分是4比2,但纵观本场比赛以及之前首回合交锋的情况,广州恒大的取胜过程并不像媒体预测的那样毫无悬念,甚至赛前人和领队宫磊还透露,恒大如果击败人和完全应该算是“突破”,因为本赛季恒大还没有击败过人和(1负2平),去年的足协杯比赛中,也正是人和点球淘汰了士气正盛的恒大!再看看恒大球员足协杯登顶后绽放在脸上的笑容,就可以想见人和以及在人和之前所有和恒大交手过的球队给予了他们多大的压力。
    对于弱者来说,压力可能是困难,但对于强大的恒大而言,压力恰恰是他们继续前行的最大原因:如果不是上赛季联赛中曾被舜天2比5击败,如果不是足协杯被人和“点杀”,相信恒大也不会在今年的球员转会市场继续引进巴里奥斯、金英权等明星球员,也不见得能完成联赛、足协杯双线登顶的伟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压力对于恒大来说更像是一种力量,一种催促他们不断向前的力量。
    关于“压力”,意甲和英超的位置更迭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曾几何时,意甲被称之为“小世界杯”,哪怕是帕尔玛、佛罗伦萨这样的中上游球队都能排出一套不逊于任何一支国家队的主力阵容,但在21世纪后,意甲明星球员流失很快,“电话门”事件后,意甲更是成为了所谓的“屌丝联赛”……在这一过程中,以国际米兰、AC米兰为代表的意甲强队自然间或也能取得好成绩,但却断然不能与“小世界杯时期”的“红黑军团”相提并论;反观英超,在经历了21世纪前的低迷后,近些年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英超球队的球员质量、球队水平直线上升,这一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英超强队在欧冠赛场上所向披靡,之前出现的英超三支球队齐齐杀入欧冠四强的情况就是最好的佐证。
    之所以要啰啰嗦嗦絮叨这些,还是要说明压力、环境之于球队的重要性:在一个充满了强队、优秀球员、高压力的联赛中,一支球队很容易驶上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反之,在一个无甚竞争的环境中,哪怕贵为“超级强队”,到了全新的环境中可能也会被敲骨吸髓。
    本赛季恒大之所以没有实现联赛、足协杯、亚冠的三线突围,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国内足球竞争环境的不足,毕竟在和日本、韩国以及沙特、阿联酋的联赛比拼中,我们的联赛还是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好在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越来越明显感受到了除恒大之外其他球队的进步以及联赛整体水平的提升。之前中国足协公布的2012赛季中超联赛场均上座率1.88万人次的上座率,更多人将其解读为联赛受关注程度的提升,但其实与“受关注程度”相辅相成就是联赛质量的提升,当然这是很难用数字来量化的。
    或许现在很多球队强化自己的想法还停留在简单朴素的“取得好成绩”、“击败恒大”上,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为我们联赛竞争环境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足球的代表,广州恒大自然可以从此受益良多,但真正的赢家,其实还是中国足球自己。

(林  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