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环西中国第一人——计成
今年盛夏,拥有75年历史的环西班牙自行车赛首度迎来了一位中国选手——计成。参加并完成环西赛,对于计成只是一小步,但对中国自行车来说,是一大步。
“日复一日”的训练生活
2007年,20岁的计成第一次跨出国门,远赴欧洲训练。那儿的训练模式与中国不同,车手们都是单独训练,对自觉性要求很高。每天教练会通过电子邮件把训练计划告知队员,按照要求训练后,队员再把训练数据发回给教练。
“在欧洲训练不具备强制性,毕竟教练不在身边,你可以借故躲避训练,但在比赛场上你就得不到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如果因为你的掉队导致车队的成绩不理想,所有人都会用鄙夷的眼光看你。”计成说。
最初在荷兰阿森训练的日子,计成至今铭记。“起初的两年我根本完不成比赛,刚骑三十公里就掉队了,因为欧洲的赛道转弯很多,在国内训练时教练会嘱咐转弯一定要慢,刹车注意安全,但这套思想到欧洲完全不适用,我若是在转弯时减速不去抢位置,很快就会被落到后面,所以我只能拼命地练,把技术改正过来。”
技术的欠缺、实力的差距,一度让计成很沮丧,脑子中时不时会闪过放弃的念头,但好胜心强的他不允许自己以“失败者”的姿态回国,“我不能接受被别人看扁的感觉,所以我要坚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自行车项目是讲究“牺牲”的。一支车队就像一部机器,车队中的每个人就如同机器的每个零部件,大家各司其职。“我们八个人或九个人的团队,所有人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所有人的成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八个人的牺牲就是为了将负责冲刺的选手护送到最后150米的安全距离,冲刺、夺冠是他的工作,将他护送到最后150米是我们的工作。”
“我从没想过成为负责最后冲刺的那个人,我知道自己不是那个类型的选手,我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当我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后,同样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佩。”培养团队精神是计成在车队里不断学到的。
“梦想照进现实”的环西班牙
“每天不管你身体状况好与坏,都需要一步一步的骑向终点,只有到达终点后才可以继续明天的比赛。”环西班牙作为自行车三大环赛之一,拥有高知名度、高观赏度,同时也具备高难度,23天内完成21个赛段,挑战体能极限。
作为首位参加自行车三大环赛的中国车手,计成在赛前并不被看好。“出国训练这么多年了,我既要给不相信我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既然给了我参赛机会,我就一定要完赛。”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计成一步步骑向终点马德里。
环西第十九赛段时,计成惨遭摔车,受伤后的他不假思索的调转车头骑回赛道、奋起直追,完成比赛,最终他荣获该赛段“敢斗奖”。
“赛前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就是全部完赛,同时更好地与队友配合,尽可能多的为车队做贡献,我对自己环西的表现基本满意。”174名的成绩,虽算不上惊艳,但这仍是里程碑似的一刻,中国自行车手第一次涉足三大环赛并顺利完赛。
“量变到质变”直指环法大赛
环西班牙的完赛对计成来讲只是一个开始,多年的磨砺已让他有了站在国际舞台上的资本。“短期目标就是进入明年的环法阵容。”计成的目标清晰明确。
“环法是我个人的目标,但回到欧洲后我还需要和车队经理、教练进行协商。欧洲的车队很有规划,今年年底就会将明年全年的赛事计划列出,并询问每位车手想参加哪几站的比赛,参考车手意愿进行比赛场次的分配。我若想进入明年的环法阵容,巴黎-尼斯的比赛便是环法的‘敲门砖’,我必须在这个比赛中拿到一定的成绩才有机会参加环法。”
是金子总会发光,计成五年来的不懈努力都为了证明自己,“我的能力、思维、与团队配合的默契度都在逐年提升,只要我坚持住,参加环法便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邢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