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大换血进入“菜鸟”期遥望里约路漫漫
新一届中国女篮已在京集结已近一个月,5年后重掌教鞭的汤姆·马赫于上周末进行了第一堂公开课。
“姬晓旁边的是谁”,“给魏伟传球的是谁”……公开课上,记者们问得最多的是队员,熟知女篮的本报记者也被改了发型的许诺给唬住,第一眼没认出来。以往熟知的陈晓丽、宋晓云、张瑜等人,这次都没在国家队大名单中,除了陈楠和苗立杰两位名符其实的老将,其他几乎都是年轻面孔,一切都昭示着中国女篮正在进行彻底的大换血。
中国女篮过两个鼎盛时期,首先是郑海霞、李昕、宋晓波那一代,拿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银牌,其次是陈楠、苗立杰、陈晓丽、宋晓云、卞兰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时打到第四名。伦敦奥运会,中国队靠老将的力量拼下了第六名,但她们已难以跨入里约奥运会。至今苗立杰还因养伤而未能与全队会合,陈楠也因调整现在还独自单练,伤病和年龄制约着老将牵手里约奥运会。陈楠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她将把建设家庭的三人计划提上日程。虽然是句玩笑,但伦敦奥运会能力强的队员几乎都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就连稍小的卞兰和马增玉也已步入了婚姻殿堂,大换血势在必行。
新任主教练马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苗立杰和陈楠是球队的领袖,起“传帮带”的作用。他在评价目前这些队员时说:“她们必须要学许多东西,技术还不够细致,身体还不够强壮,比赛经验也很欠缺。”与自己曾带过的那支中国女篮相比,马赫现在强调的还是经验、身体及实战技术的运用。
马赫的观点非常正确,要想练出一个成熟的运动员,需要有10年左右的时间,苗立杰、陈楠这一代球员的成长过程也印证了这一规律。但眼下却没有这么多时间让这一届中国女篮“按规律”成长,3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在等待着她们。但她们现在的水平别说打国际比赛,就是在国内也不能“平蹚儿”。刚刚进行的与国奥女篮的内部教学赛,这支国家队竟然1胜1负,失利的那场还是大比分输球。说明这支队伍要提高的东西还有很多,比赛能力极为欠缺。今年国家队将面临亚锦赛的重任,关系到中国队能否拿到世锦赛资格,而且中间还夹着第12届全运会,时间的紧迫性更加加剧了女篮备战大赛的艰辛。
但令人欣慰的是,这支女篮“学得很快,很有激情,很积极”,马赫这样评价球队,“2008年那届女篮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学会对抗,这支队伍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些对抗,但她们要学、要补的东西太多了。”首次进入马赫麾下的纪妍妍告诉记者,“马赫的要求很细很严,防守的脚步、手的位置、防守姿势都有要求。”
另一个让人有信心的是,这些年轻队员在场上丝毫不缺热情和斗志,训练中极为投入。记者观察到,训练课后马赫并没马上离去,而是带着教练组成员在战术板上给队员讲解攻防转化的实战技术。助理教练许利民和郑薇不时地与马赫等外教进行着交流,队员们也都留在了场上自觉加练。赵爽、李梦、魏伟、许诺在练习投篮,“每天我至少要投100个”,李梦告诉记者。张丽婷与邱思玥在篮下练习小配合,纪妍妍在训练器械上边听音乐边自觉加量锻炼,孙梦然和丁园则在体能外教的指导下,在地上画着梯子般的格子上一头大汗地练着脚步。
在这样的训练氛围和马赫的精心调教下,相信这支女篮进步的脚步一定会加快。但遥望里约,这些斗志不缺的“初中生”,要想参加奥运“高考”,“菜鸟”们目前的比赛经验、水平、身体素质还有相当的距离。
大换血后的中国女篮,里约之路任重道远。
(孙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