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 聚焦亲情 共圆梦想
6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在福建省田径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3支队伍近400名选手欢聚福州,以球会友。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福建省体育局、福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体育总会联合主办。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门球协会主席郑义正宣布比赛开幕。总局社体中心主任冀运希,福建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中国门球协会副主席、福建省门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孙君梅,中国门球协会秘书长古桥、福建省社体中心主任林文贤等出席开幕式。
亲如一家 其乐融融
自2007年起,福州市已连续举办六届海峡门球邀请赛,每届都特邀台湾代表队跨海参赛。据本次比赛裁判长王瑞介绍,台湾体育总会作为主办单位,这不仅在历届门球赛中是第一次,而且在大陆举办的其他体育赛事中也属首次。
台湾体育总会理事长、台湾门球队总领队郑锦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主办方将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列入第五届海峡论坛,本届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主题,两岸的门球爱好者可以欢聚福州,增进彼此间的情谊。郑锦洲介绍说,此次公开赛共有台湾体育总会一队、二队、台北、嘉义、云林、花莲、基隆等地16支台湾代表队120名选手参赛。
自2007年福州市举办海峡门球邀请赛以来,参赛的队伍和人数在不断扩大,今年更是多达43支队伍,近400名选手参加。福建省社体中心主任林文贤表示,本次比赛一大亮点就是台湾体育总会首次作为主办单位,这也使前来的台湾代表队几乎遍布了台湾每个县市。他说福建每年都要承办多次海峡两岸的群众体育交流活动,包括门球、龙舟等等,效果都非常好,很好地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而且落地接待的方式,让台湾同胞更好的感受到了参赛的愉快和轻松。
以球会友 拉近距离
64岁的台北队选手陈宝凤说,10多年前她第一次接触门球,至今已加入台北内湖区体育会槌球队13个年头,曾参加过台湾所有县市的比赛。陈宝凤这次是首次来福州参加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她说:“希望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越办越好,让两岸门球界人士的感情如兄弟姐妹般越来越深厚。闽台同根同源,举办这样的赛事很有意义,可以以球会友,拉近彼此的距离。”
门球在台湾称为“槌球”。来自台湾苗栗槌球队的苏錻斌先生年过半百、个子不高,但是身穿大红色的队服让他显得精神矍铄,这一次他作为球员兼教练前来,感觉大陆的场馆设施和选手水平都非常好,唯一遗憾的就是场地不太适应。“台湾那边大多是天然草坪或者沙地,这次比赛使用的是人工草坪,经常控制不好力度,在闪击的时候也很容易滑走。” 苏先生说自己结缘槌球运动已经32年了。年轻时候他是一名田径运动员,后来自己年纪大了,觉得槌球运动可长可久,到老年还可以打,不像其他项目比如网球、乒乓球那么激烈。所以一有槌球比赛他就参加,这样一打就是32年。
谈到槌球运动在台湾的比赛情况,队员毕幸福女士抢着说:在台湾的比赛非常多,几乎每个礼拜都有。尤其是3-4月份是最多的时候。6-7月份天气热了就比较少。
苗栗代表队的领队谢钧拔表示:这次前来的苗栗代表队是一支社区队,每天固定在一起打球。这次难得有这个机会前来大陆,主要是以球会友,两岸都是中国人嘛,多交流一下,增进彼此的感情。
两岸交流 共促提高
在现场,台湾云林二队的队员们非常引人关注。他们每个人的太阳帽上都有一个绿色螳螂的立体模型。原来这是他们队的吉祥物,带着这样的帽子,每次打球都会赢。可是这次来大陆,发现这边的选手太厉害了。队员邱文渊开玩笑说:要赢大陆的选手只能等他们来台湾。这一次云林二队共有18个人前来,大家都说比赛组织得很好,球员等待的时间很少,这一点很值得台湾学习。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真正比赛起来,大家都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泉州鲤城代表队的教练还拿出了荧光笔来指导队友击球定位,让对手台北市代表队大呼自己准备不够充分。
台湾槌球协会会长秦钲表示:这次原本想让台湾每个县市各派一支队伍,除了个别县市因为当地有比赛而没有来,大部分都到了,一共16支队伍120人,可谓是规模空前。门球在台湾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还有些小学都开设了该项目的教学。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为两岸门球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希望能借助这个相同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发展过程中促进台湾门球水平的提高。
(项涓 陈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