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排波动中赢得全运会女排金牌一枚

    与江苏女排的三、四名决赛,一如上海女排在此次全运会女排成年组征战历程的缩写。“我们赢一场,输一场,老是这样!”上海队主教练张立明如是说。虽然在三、四名决赛中苦战五局最终取胜并赢下一枚宝贵的全运会女排成年组金牌,但张立明显然更希望上海队能够在未来解决好这种起伏波动大的问题。
    本届全运会女排成年组决赛之前,几乎很少有人能够预测上海队会进入四强甚至以季军身份力夺一枚金牌。之所以对这支人员配备相对整齐,队员年龄结构合理的球队如此缺乏信心,是由于这支上海队在上赛季女排联赛之中遭遇较多困难,队伍状态落差较大,联赛成绩也一落千丈。然而从联赛之后仅仅几十天就开始的全运会女排成年组预赛,直至成年组决赛,上海队却判若两队,技战术表现屡有亮点,队伍凝聚力和年轻球员的作风也有了显著提高。
    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让队伍出现明显改观?张立明仅愿意从技战术环节上找原因,认为上海队的提高在于其在联赛结束后进行了阵容调整,把杨婕和张轶蝉两名在主力阵容中消失多年的年轻队员排到了主力阵容中去,很好地解决了队伍原有的伤病困扰,而对于其他因素,张立明不愿多谈。不过,显然全运会当前,共同的荣誉以及对金牌的渴望是能够让上海队队员排除其他外界干扰,重新团结一心凝聚成一个队伍的。这种凝聚力最直观的一个体现就是在与江苏队的这场三、四名比赛中,上海国手张磊在决胜局中再次出现腿部抽筋现象,但她依然咬牙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此次全运会女排成年组决赛,上海队从小组赛一路磕磕绊绊进入四强,始终如张立明形容的那样,好一场、坏一场,赢一场、输一场,即便在三、四名决赛中也是先输后赢,这块金牌赢的惊心动魄。这说明与本届全运会决赛其他两支三甲球队的整体表现相比,这支上海队的技战术中虽有亮点,但稳定性还不够,这一问题仍然需要上海队在未来的训练中很好地去解决。
    在夺得一枚全运会金牌后,马蕴雯、卞雨倩、马晓颖、朱慧菁、奚希、张磊等球员造就了上海队的“黄金一代”,但如同其他球队一样,当本届全运会硝烟散尽,上海队也必然会在一些位置上进行新老交替。这支球队能否在未来全运会周期中有更多有才华的年轻队员涌现,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有诸多消息表明,下赛季女排联赛将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俱乐部着手引入外援,未来国内女排赛场的争夺也将日益激烈,上海队会追寻这一潮流吗?“引援……我们前一段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全运会备战。”张立明坦言:“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设想。至于以后会不会?也有可能。”

(苏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