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家声音:第十届足代会“任重道远”
即将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成为近日体育圈热议最多的话题。足球圈的媒体专家学者们对大会有不少期许,也纷纷为之建言献策。
央视著名足球解说员、主持人刘建宏认为,无论是韦迪时代,还是张剑时代,都在为召开足代会做准备。“现在足代会将要召开了,我们要看到经过这段时期的思考,将出台一部未来发展纲要是否切实可行。”刘建宏指出中国足协上一次的章程还是2003年的,肯定不适用于现在的足球事业了。“我认为未来符合规律的,是应该放大足协的功能,给足协更多保障。我们总在说管办分离,小中心大协会,要想改变过去的行政设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足协应该成为中国足球的引领者,我们应该看看近邻日本和韩国,他们的足协人员构成有大量退役球员、足球界人士、律师和医生,这是符合协会人员构成规律的。”刘建宏还对未来国家队建设有更多期望。“未来五年至十年之内,我认为我们并不应该要求国家队出成绩。这次足代会的召开,我们也应该等着看看,在国家队建设上有什么样的政策保障,要让国家队形成整体。”
著名足球评论家、研究员金汕将这次大会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我认为首先足代会几度改期,这其中原因固然不少,但按章程办事应该是一个原则,是四年就不要五年更不要十年,这次会议开了就好。”对于会议将出台新十年规划,金汕认为规划应该指导中国足球今后做什么,而不是非要达到什么,尤其对于成绩不要轻易许愿。“以往中国足球总觉得应该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其实只要努力去做就够了。”
资深足球评论员毕熙东更关注青少年足球。“足代会应发出呼吁,让孩子们先踢上球再说。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教育部也发挥作用,让学校给孩子们踢球的机会。青少年是足球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应该协调好体育和教育部门,教育部应拿出专用款项发展青少年足球。”毕熙东认为最近U22亚洲杯中国队的失利,就是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缺失的一种表现。“英国每年拿出相当于20亿人民币的资金发展青少年足球,德国的投入也有8800万欧元,相比之下中国足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青少年踢球人数太少,中央领导曾多次过问青少年足球,所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孟洪涛 郝铮 袁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