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条杠”到冠军 女举邓薇点燃希望
福建省三明市洋溪乡,有个“饱饭坑村”。多么奇妙的村名!就是这个幸福的村名,磁石般吸引了世代纯朴的农民,这个深山沟的小村落至今已拥有近千人口。
邓薇从小就习惯了这蜿蜒曲折的盘山道,漫山遍野的绿竹林,上学后每逢休息日,她就会背起小书包,有时牵着小妹妹,跟父母去田间。有干不了的活时,就拿出书本,有时就跟小妹妹逗乐;累了困了,就躺在土墙下,坐在大石头上,等爸妈收工回家。
2002年11月的一天,洋溪乡中心小学来了几辆车,三明市业余体校来招生了。
举重教练吕仙桃一眼就相中了左臂别着“三条杠”的邓薇, “来来来,你也来做个立定跳远。”不错,看看四肢,很匀称;摸摸关节,好灵活。吕仙桃又从学校体育教师那里了解到,这个小姑娘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都很在行,跑步也有模有样,不由喜上眉头。问一些常规问题,小姑娘尽管声音不大,却有问必答,很有条理,还反问一些问题,“业校有什么项目,收不收钱呀。”吕仙桃又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姑娘书读得好,特别是语文,身体也好,上到四年级,偶感风寒,也只用乡村医生开的土方扛了过去。她人小胆不小,周五回家,有时家长接不了,她就约上一两个小伙伴,走一个半小时回村。但小邓薇家里经济困难,父亲有病,母亲帮人看看猪圈,打打杂,是区重点扶贫对象。
从乡到村尽是盘山小土道,吕教练和丈夫、同在体校带男队员的卢山,坐车花了半小时才到邓薇家。半截土墙,没什么家什的屋子,让人心里阵阵发酸。老邓倒开水让座,可听清客人的来意就下了逐客令,“我家女儿能读书,不行。”
再度赴校,是一个周日下午,吕教练打开邓薇从家带来的饭盒,除了大米,就是咸菜、黄豆和自己做的果冻。吕教练清楚,邓薇出生以来那屈指可数的牛奶、水果美餐还是扶贫联系人陈祖昆副区长送来的。这次,吕教练带去了肉和蛋,小姑娘眼泪直转。
周末,再次家访,老邓的态度缓和了很多,但仍顾虑重重。自己患了强直性风湿性骨髓炎,经常犯病,他们家没有男孩,邓薇下边还有一个妹妹,“举重?不就是矮矮的胖胖的,举着大铁片?”吕教练只好拿出看家本事,而且事先做足了功课,一一解释。但她也深知,“强扭的瓜不甜,一定要水到渠成。”这次她没让家长表态。
2003年初,吕仙桃三上“饱饭坑”,顺便带去邓薇10周岁生日的小礼物。
这次,倒是老邓先开口切入主题,“这么嫩的骨肉能顶往那么重的铁家伙?”“你放心,我们开始是不会让她举杠铃的。把身体练好了,将来读书工作都有保障。”
“ 这么小,她能独立吗?”“孩子们过一段就会适应,过集体生活会很开心,再说,还有我们。”
“收多少钱?”“你家这么困难,学校当然会照顾,能免的都给你免了。”
半晌,老邓松了口,“好吧,那就让她试试吧”。
2003年3月4日,邓薇爸爸开着摩托,跑了一个多小时,将女儿送到体校。一下车,邓薇再一次打开书包,检查一下“平安符”在不在,又拿出来端详一番,那只三角形、大红色的小布包,是她妈妈头天晚上在灯下一针一针缝制的。
尽管不少人最终爽约,但一看到邓薇,吕教练脸上立马阴转晴,上来一把搂住,咧嘴大笑。
老邓与吕教练握手,“女儿就全交给你了。”又低头轻轻抚摸女儿的短头发,“阿薇,乖,听老师话!”小家伙认真点点头,泪花闪闪,“爸爸,你一定注意身体呀……”老邓赶紧转身跨上摩托走人。
当天晚上,老邓就给吕教练打了电话,“怎么样?孩子乖不乖?”吕教练表扬后把手机递给邓薇,电话那头声音很大,“阿薇,教练说了,可不许吃零食啊!”
邓薇性格内向,又很坚强,小伤小病从不言语,可心里一直牵挂着老爸。后来,体校取得市长支持,帮老邓住进了市第一医院,请来专家会诊治疗,还免去了全部费用。为让老邓吃上小灶,体校还腾出一间房给邓薇母亲吃住烧饭,又送她一张公交卡。外出的邓薇获悉,给校长邓盛存打来电话,清脆的嗓音直打颤,“学校领导解决了我家最大的问题……”
3年后,邓薇被省体校教练周志琴选上;之后,经过省队教练林桂富、国家队教练陈勇的接力,又深受名教头陈文斌的密切关注与精准点拨,她终于大踏步从深山沟里走了出来,昂首挺胸登上了世界举坛。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