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危险性大保护运动员靠人靠制度

    不同于一般竞技性比赛,散打赛事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何确保场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除了必要的一系列规则、措施来保障外,人的因素也必不可少。场上裁判、医务监督、总裁判长,就是3个与安全直接相关的重要角色。
    2012年3月,总局武管中心启动了组建“全国武术散打医务监督委员会”的筹备工作,这也是推进武术散打项目的标准化建设,保障运动员训练、比赛健康和安全的一道保护网。经过6个月扎实准备,建立了以内科、外科、神经外科、运动创伤、心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权威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为武术散打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明确了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散打比赛中,现场医务监督拥有独立权力,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停止比赛。当然在正常比赛进程中,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运动员安全健康的任务更多地落在场上裁判肩上。场上裁判要规范双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叫停、处罚犯规、不道德及危险动作,既要确保比赛公正、精彩,又要保障队员安全。
    目前散打赛事中,选手之间的差距达到12分时会自动判决领先者优势胜利。而在一方明显不敌对手、无还手能力等情况下,比赛无法再公平进行,则需要总裁判长及时叫停、判定优势胜利。
    散打比赛场上局面千变万化,作为总裁判长,有时需要非常果敢的当机立断,全面掌控局面,保护选手健康与安全。今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总裁判长刘玉福告诉记者,有时个别教练员赢得起输不起,自己的场上队员在有伤、有病的情况下,他也不叫停放弃比赛,反而要求队员去拼,这对运动员是极大的伤害。刘玉福说,有时一些简单的伤病,经过医生的简单处理就可以继续比赛了,但在一些比较大的创伤或者已经处理过两、三回还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总裁判长必须果断中止比赛,保护选手。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