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球】“木桶效应”已波及世界杯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此理放之四海皆准。“欧洲拉丁派”代表葡萄牙碰上身体强壮、打法硬朗的美国队险些步西班牙后尘,仅靠控球赢天下的理论已不复存在,全面提升球队综合实力才是现代足球的王道。
    众所周知,葡萄牙人拥有华丽的脚法与娴熟的控球技术,但力量与体能较美国队并不占优,老辣的克林斯曼就是抓住了这个“短板”,让球队利用不惜力的奔跑和快速的比赛节奏,打乱了葡萄牙队的控球。凶狠的逼抢提升了葡萄牙传控球速度,而速度的加快导致葡萄牙传接配合失误增多与被动反抢,从而在体能上拖垮葡萄牙人。数据表明,美国队全场110299米的跑动距离比对手多出近4000米,勤奋地跑动加上必要时全攻全守的战术有效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上半时葡萄牙打得顺风顺水,开场仅5分钟的进球犹如吃了颗“定心丸”,此后的攻守更加从容。而美国队则缺少细腻配合,半场完成的9脚射门中5脚射偏,难以给对手制造真正威胁。不过下半时,美国人利用葡萄牙体能下降的机会逐渐接管比赛。第64分钟,美国队利用角球,由琼斯右脚大力抽射破门;第81分钟,琼斯中路分球,皮球经过几次折射后被邓普西用胸口撞进空门。提速后的“美国战车”瞬间完成反超,克林斯曼的战术收效甚好。若不是补时阶段C罗的“灵光”一传,葡萄牙人已经卷铺盖打道回府了。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牙”,一个早早出局,一个命悬一线。难道当今足坛已不需要技术流?这似乎有些绝对,但球队更均衡的实力必然是未来足球的发展趋势。52%比48%的控球率、672比639的触球总数、415比638的传球数……葡萄牙人在引以为傲的脚下技术上并没占多大便宜。而美国队则合理制定战术,与葡萄牙展开下半时“死磕”,快冲快抢,将对手带入自己的节奏。
    美国向来注重体育教育,橄榄球、冰球、篮球……强大的身体素质是他们的基础。加之偏重英超风格的快速打法,使其在面对技术流球队时完全不落下风。纵观整场比赛,美国队85.8%的传球成功率仅低于对手不到3个百分点。现代足球需要的是球队的综合实力,而非某项技能上的突出,把自身“短板”补齐才能在残酷的世界杯赛场上走得更远。

(邢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