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世界杯】透过世界杯发展校园足球

    从世界杯到校园足球,这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两个领域,在有心人眼中,同样也有可以接续的方面。来自杭州富阳春江中心小学的基层足球教练戴伟就是这样,通过观看世界杯,他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校园足球工作也有了很多新认识、新看法。
    “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本届世界杯上小个子球员普遍有优异的表现,像德国队拉姆,法国队的巴尔武埃纳等。世界足球强国,往往是优先考虑球员的能力、特点,而不是他的身体等硬性条件,这有利于他们培养出一批批特点不同、风格各异的球员,组合到一起,就能发挥不错的效果;但在我们国家,培养、选择球员还是简单停留在看这个球员身体素质如何,能否达到一定身高、体重等。”戴伟说。
    另外,戴伟也关注了哥斯达黎加队进步的原因,他说:“据我了解,哥斯达黎加在政府层面给予基层足球以巨大的政策倾斜,据说在他们国内踢球的小孩甚至会得到一些资金补贴。”回到我们自己的校园足球,戴伟说:“这些年校园足球当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们的基层足球人口有了飞速的提升,另外在政策层面也有一些保障,像我所在的杭州富阳明年中考就会把三大球特长纳入加分行列,只要一名球员颠球达到50次就可以加7分。这些都说明校园足球正在发挥其作用,并深刻影响着我国基层足球发展。但与此同时,校园足球在某些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精细,像教练员水平就良莠不齐,有些学校如果重视足球发展,教练在自身提高、工作方面可能就会下大力气,但如果学校不重视,教练就只是会走过场。另外如今教育部门对校园足球的介入还是有所欠缺,毕竟校园足球是在校园里的项目,教育部门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体育部门只应作辅助、支持工作,但现在,很多具体工作还是教育部门在做,对于学校的影响力也未必很大。”
    戴伟最后说:“我还是觉得在继续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同时,国家层面应该对我们足球,尤其是青少年足球发展有更具体的规划,包括教学大纲、培训目标、选材标准等。这样我们基层的足球人才不至于摸着石头过河,走太多弯路。”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