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滑雪世锦赛U型场冠军蔡雪桐谈夺冠

    2009年1月,16岁的刘佳宇,成为中国首位单板滑雪U型场地的世锦赛冠军,在等待了6年之后,2015年1月,21岁的蔡雪桐,再次为中国队赢得世锦赛冠军。拿到这枚冠军,蔡雪桐直言:“我等这个冠军很久了。”
    1993年出生的蔡雪桐,只比刘佳宇小一岁,在温哥华冬奥会后,刘佳宇因伤病远离赛场的两个赛季,蔡雪桐挑起了大梁。2010—2011赛季和2011-2012赛季,她连续排名世界积分榜第一,夺得世界杯总冠军,并在一系列商业赛事中表现出色,从而在18岁时,成为参加冬季极限运动会的中国第一人,创造了历史。
    连续两个赛季的佳绩,让蔡雪桐准备大展拳脚之时,2012—2013赛季的首场比赛新西兰世界杯,她在滑行中不慎摔倒,右肩摔伤,之后缺席了所有的国际比赛,直到2013年3月的全国冠军赛上,她凭借着一个全国冠军,宣告了正式回归。2013-2014的冬奥会赛季,蔡雪桐都顺利完成比赛,且战绩不错。来到索契,尽管外界的关注点都在刘佳宇身上,但其实蔡雪桐的能力已经和刘佳宇不分上下了。于是,她在索契收获了第6名,成为了进入决赛名次最好的中国女将。
    在刘佳宇回归后因伤无法系统训练,状态下滑的情况下,蔡雪桐目前已经成为了女队中的领军人物,但是她仍需要证明自己,那就是拿到世锦赛冠军。虽然渴望冠军,但赛前蔡雪桐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前三,“不敢直接去想拿冠军,怕给自己带来压力。”蔡雪桐坦言。
    带着这样的心态,蔡雪桐在决赛三趟滑行都特别出色,分别得到90.25分、94.25分和89.25分,从第一趟滑行开始就完全确立了自己的领先优势。在如此关键的比赛,却没有出现失误,蔡雪桐是怎么做到的?“第一趟的时候会紧张一些,怕失误会给后面的滑行带来压力,第一趟成功之后看到分数就放心了。第二趟的滑行就放开了。第三趟的时候就是玩了。三趟的赛制还是给我减轻不少压力。”蔡雪桐回忆说。除了赛制的改变,蔡雪桐还认为比赛当天下雨的“好天气”帮助了她。“其实赛前练习的感觉不是很好。场地不是特别的好,有很多冰。我得感谢这场雨,把场地的冰弄没了。”
    尽管本赛季是索契冬奥会后新周期的第一年,但中国单板滑雪队员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调整,依旧是进行着有条不紊的训练和比赛。去年11月20日就前往美国进行训练,而在美国的训练,让蔡雪桐熟练掌握了转体900度的高难度动作,这也成为她本次赢得比赛的关键。
    虽然只有21岁,但是这次世锦赛已经是蔡雪桐第三次参赛了,对于世锦赛冠军的渴望,她一直都有。“第一次的时候太年轻还带着伤。第二次比赛经验还是不够,太想成功,结果却适得其反。到是第三次比赛经验有了,但也不年轻了。”终于,在奥地利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蔡雪桐笑得格外灿烂。“开心、开心、开心!”蔡雪桐告诉记者她的夺冠感受,“对我自己来说,我等这个冠军很久了,终于在自己的运动成绩上登上了新的台阶。”

(周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