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海防团一连“全能战士”范兴松

    提到沈阳军区某海防团海防一连上士班长范兴松,要从一连串成绩说起:某要塞区“重机枪操作”第一名、“一兵多器”综合成绩第三名;参加省军区“猎人”集训,取得特种障碍第二名;精通步枪、手枪、重机枪、四零火箭筒、120反坦克火箭近10种武器……
    听到范兴松这样瞩目的成绩,自然会认为是入伍起就素质突出,通过各类比武考核后成长为一名特战尖子。然而,接触过范兴松的人都知道,他的成长轨迹并不如我们所料。
    “入伍11年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不会选择,不过正因为如此从军之路才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远、更实。”入伍时,范兴松身高1.65米,体重98斤,他在连队属于特别瘦小战士,但是训练成绩却名列前茅。连队主官看到他综合素质不错,没多久便把他调到连部,担任连队的文书。同年兵都祝贺他进步快,受到了赏识,但范兴松却感觉战斗班火热的生活才属于自己,为此他还和连长“闹过情绪”。
    担任班长后,带兵训练让范兴松管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不仅在战士们中间树立了威信,而且班里训练水平很快跃居连队前列。没多久,又一个机会“掉落”在范兴松的头上——去机关担任保密员。这次他又“犯傻”了,去机关没几天他因为过不惯“按部就班”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连队,这才睡了个“安稳觉”。
    “还是让我去吧!”“你这骨膜炎还没好就参加‘猎人’集训,真是没罪找罪受……”大家拗不过范兴松,只好把他的名字报了上去。参加省军区“猎人”集训期间,有一次集训队凌晨3点吹响紧急集合哨,大家负重48斤,奔袭了近50公里山路,直到当天下午才跑回营区。到了宿舍范兴松脱掉鞋子,脚掌已经布满了血泡,顾不及挑掉脚泡,他就躺在背囊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拒绝安逸,选择了奋斗,也就拒绝了平庸,选择了进步。入伍11年,范兴松先后担任文书、通讯员、班长、代理排长、保密员、集训队教员……这么多角色不光是历练了他的能力,更加使得自己能够充分的成长进步。现如今,轻重武器都会操作,管理上能够以理服人,训练成绩让战士们认可,范兴松俨然成为训练场上的“红人”。

(叶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