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界江橡皮艇挑战赛龙江体育特色打造

    从漠河出发、历时11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中俄界江橡皮艇挑战赛日前抵达终点抚远黑瞎子岛。这是黑龙江省体育局继两极冰雪汽车拉力赛后,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打造的又一个国际体育项目。

中俄体育民间交流频繁

    黑龙江比邻俄罗斯,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边境口岸15个。自古以来,民间交往就十分频繁。哈尔滨久负盛名的冬泳,就是一个源于俄罗斯侨民在哈居住期间,冬季的一种宗教仪式,现已有半个世纪历史。目前,哈尔滨的冬泳已经发展到几千人,成为这里冬季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界江两岸,一直有着广泛的民间体育活动。百姓、学校、企业之间一沟通,一场中俄友谊赛就拉开了序幕。足篮排、羽毛球、横渡界江、漂流、自行车、武术、拳击、跆拳道、棋类项目开展得较为普遍与频繁。其中,黑河市作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口岸城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区隔江相望,最近距离只有750米。俄罗斯元素,已深深地融入黑河的生活。每到“三八”妇女节、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前后,双方都要开展文化和体育的联谊活动。两岸对向横渡黑龙江的活动已开展了13届,该活动已吸引了来自中俄两国的近4千多名游泳爱好者参加,被两国外交部确定为中俄两国民间交往机制化活动项目。

打造中俄体育特色品牌

    鉴于黑龙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未来发展,黑龙江体育局局长郭铭玉提出整合体育资源,通过打造中俄体育品牌提升影响力,以体育为载体,搭台经贸、旅游、文化、对外交流的大平台的发展思路。
    2002年黑龙江在哈尔滨松花江上举办了首届冰雪汽车挑战赛。此后,这项赛事陆续在省内各地开展。2013年,郭铭玉再次果断决策,把这个项目的举办地定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起终点为中国东极抚远和北极漠河两个极点。这两点一线连着的8个重要口岸城市,都各具特色。如东极抚远是中国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城市,有着特殊意义“一岛两治”的黑瞎子岛;赫哲族聚集地同江;有“东北小三峡”之称的萝北名山;“恐龙故乡”嘉荫;盛产玛瑙的逊克;口岸经贸繁荣的黑河;鄂伦春族居住地呼玛;最后是神州北极漠河。
    该项目集体育、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成为宣传龙江大森林、大湿地、大农业、大河流、大经贸,以及鄂伦春、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俄罗斯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黑龙江体育局计划通过几年时间,把该项目打造成世界的“冰雪达喀尔”。

积极发挥体育多元功能

    中俄体育是黑龙江的一大优势与特色,黑龙江体育局也致力于通过水路、陆路等多种形式,打造立体的中俄体育发展模式,并积极发挥体育多元的社会功能,体育搭台、文化经贸唱戏,着力发展体育新经济。
    2014年8月黑龙江举办了首届“2014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国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俄罗斯乌苏里江黑瞎子岛中俄两江两岛冲锋舟拉力赛。2014年7月首届中国-俄罗斯贝加尔湖汽车自驾游,经黑龙江边境口岸黑河市出境,跨越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布兰特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四个州,全程9000多公里,历时14天。2015年7月26日该项目更为国际化,自驾游线路全程2.3万公里,历时近50天,引起世界瞩目。
    在此期间,为了更深入地进行探讨项目合作,双方确定了“优势互补,对等交流,政府引导,社会运作”的宏观交流方案。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体育局与俄罗斯3个州在哈尔滨举行了体育交流大会,双方就深入开展体育合作签署了框架性协议。2014年12月,黑龙江体育局派出2个小组,深入俄罗斯3个州进行具体磋商。2015年7月12日,郭铭玉出席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体育合作分委会第15次会议,并作为中方边境体育合作省区唯一代表发言,介绍了黑龙江省同俄罗斯7个州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思路……
    这项工作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俄罗斯联邦体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将推动中俄地区间体育交流工作写进了会议纪要。在两国人文体育交流的顶层设计上,为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强对俄体育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中俄双方确定了2016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体育合作分委会第16次会议和2017年第七届中俄青少年运动员会在中国举办。
    中俄两国小规模的民间往来最终变成了更具发展潜力的政府间战略性合作与建设,体育的社会作用显出大能量。

(蔡秀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