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运会赛制严格规范助力青少年棋手成长

    智运会国际跳棋赛场上,除了比拼“最强大脑”的运动员外,最为忙碌的当属裁判员们了。他们各司其职,保证每场比赛公平有序地进行。本届智运会国际跳棋裁判长黄希文表示,这里不仅是赛场,更是帮助青少年棋手更好成长的平台。
    本次比赛采用“零迟到”规则,即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时,参赛选手必须在指定的位置上坐好,否则直接被判负。这是继今年7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国际跳棋精英赛后,第二次采用该规则。黄希文表示,这是为了规范比赛,也是表示对裁判、对手的尊重。“运动员们执行得都非常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迟到的情况。我们的规则比较严格,哪怕是在赛场中,没有坐好都会被判负。”黄希文说。
    此外,比赛采用了标准的国际跳棋棋盘,不允许选手用标有数字的棋盘。“原来为了国际跳棋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我们很多的棋盘上标有数字,方便小棋手记录,但这在国际比赛中是绝对不允许的。”黄希文说,“经过几年的比赛我们发现,标有数字的棋盘会让小棋手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我们的规则中要求‘动子走子’,但有时棋子会把数字挡住,小棋手为了记录,就会挪一下棋,这都是坏毛病。此外,这些数字会让小棋手产生依赖,他们的心中就没有棋盘了。”但是考虑到一些参赛选手年龄较小,只有5、6岁,赛会专门为有需要的小棋手准备了带有数字的棋盘纸条,方便其进行记录。
    黄希文说:“国跳赛场的小棋手比较多,我们是执裁与服务联系到一起了。在赛场上除了严格执裁,还要纠正小棋手一些不好的做法、习惯,给他们普及竞赛规则。”黄希文表示,智运会不仅是赛场,更是检验各队平时训练成果、组织纪律性的平台,严格规范的比赛可以帮助青少年棋手更好地成长发展。
    本届智运会共有21名国际跳棋裁判,他们都是从全国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就本届智运会相关规则、文件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就近些年出现的歧义进行了讨论,针对不严谨的条例制定了补充细则。

(付媛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