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三届智运会 古稀老人的五子连珠梦

    初见仇庆生,很难将他和“古稀老人”结合起来:智运会五子棋赛场上,作为仲裁的他步履轻盈、目光如炬;走下赛场,他仍笔耕不辍,撰写着下一步要向全国推广的五子棋校本课程教材。
    马上就要年满70岁的仇庆生说,可能是因为下棋会让人年轻吧。
    三届智运会五子棋项目,仇庆生都亲身参与过:第一届是裁判长,第二届、第三届则是仲裁。赛场上的职务之外,仇庆生另一个身份则是五子棋的推广者、研究者、教授者。
    仇庆生说:“上世纪90年代,国内著名的五子棋推广者那威在飞机上看到两个日本人在下棋,结果行棋步法和规则都和围棋不一样,上前一问,原来他们下的是五子棋而非围棋;那威又问,五子棋项目是哪个国家的项目。日本人笑着说,就是你们中国的。”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那威和仇庆生,当时作为北京市宣武区棋类协会主席的仇庆生便开始帮助那威做推广工作,主要是研究、编制可用于比赛的五子棋规则。如今,当初那部以介绍规则的小册子已经发展为国内最权威的五子棋普及教材之一,就在记者采访仇老的过程中,还有参加比赛的教练请他签名。
    仇庆生说:“其实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对于五子棋项目的研究、规则的制定都不是很完善,像现在国际认可常用的开局只有26种,但因为有三手交换的规则,普通使用的仅剩一、两种。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是很难看出一名棋手的真实水平。因此我还是希望国际、中国都能将规则放宽一些,能更加体现一名棋手的真实棋力。”
    对于五子棋的推广,仇庆生也做了很多工作:编写了国内第一部五子棋的校本课程。如今,仇庆生和来自全国的20几人组成了一个团队,编写面向全国的五子棋校本课程。
    仇庆生最后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一方面提升比赛的专业性、权威性,在竞技层面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让更多孩子接触五子棋,夯实我们的金字塔基。只有这样,五子棋这个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精神气质的项目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陈君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