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汗水空降兵某部参加野战技能国际竞赛

    近日,空降兵某部代表我军空降兵部队赴俄罗斯梁赞洲参加“空降排”野战技能国际竞赛,在国际赛场上,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代表队同台竞技,队员们用汗水书写忠诚,用实力展现形象,取得了空降、越野越障、轻武器、40火射击四个单项第一和总评第二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钦佩。

突破 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国之前,该部针对比赛组织了三个月的集中强训。队员从100人淘汰至29人,如此高的淘汰率,对于先前武装五公里越野只能跑28分钟的战车驾驶员、上士焦永龙而言,是经历了脱胎换骨才争取到的机会。
    竞赛规则规定每名队员都要完成这些课目:跳伞着陆后,背着各种武器装备和30多斤重的降落伞急行军1.5公里,到达集结点后立即进行武装五公里越野,途中还要以最快速度通过矮墙、壕沟、楼房正面墙等10余个单兵障碍,最后冲刺200米到达五公里终点进行轻武器射击,整个过程都有考核人员计时,中途没有休息调整时间。
    为了提高体能素质,焦永龙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次跑步都紧紧跟着体能成绩中等的队友,保证自己不掉队。一段时间以后,他开始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在一座小山上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每天要进行5组蛙跳,路径选择在30米海拔的小山丘。集训后期,由于淘汰更加激烈,他主动向体能好的队友寻求帮助,让队友用背包绳拉着自己跑,从而熟悉并适应完成武装五公里的最佳速度和步伐节奏。
    出国前,焦永龙瘦了整整20斤,武装五公里成绩也从28分钟,提高到21分钟。在俄罗斯比赛期间,他凭借出色表现,被俄罗斯空降兵总司令沙曼诺夫亲自授予一枚荣誉勋章。

团结 上阵兄弟不独行

    “比赛中,如果大家只顾自己、不顾队友,那么整个小组就会像攥不紧的拳头,看似威猛,实则毫无杀伤力。”对于这一点,车长陆航深有感触。
    雄狮之所以斗不过群狼,是因为战斗中的狼从不单独行动。陆航记得,由于长时间的超强度训练,在国内第三阶段训练中,他膝盖上的旧伤复发,一旦运动幅度过大,整个左膝盖都会传来针刺般的疼痛。那段时间,集训队常常在训练中组织各小组进行竞赛,而最终的竞赛结果,对出国比赛名额有一定影响。面对这样的压力,陆航的队友并没有怨言。
    五公里越野,大家一起前拉后推,坚决不让他掉队;单兵障碍时爬壕沟,大家总是先比他跳下去,然后让他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体能训练结束后,大家主动在他身上“试验”从卫生员那里新学的按摩手法……
    不单飞,不抛弃,队员们在一次次超越身体极限的训练中战胜了自己,同甘共苦之间积累的感情化作了强大的战斗力。因为这样的竞技精神,在俄罗斯比赛期间,就连俄罗斯空降兵总司令沙曼诺夫上将都不得不由衷称赞:“中国军队的训练水平非常出色,是真正的强队。”

拼搏  甘将热血洒征程

    “这个时候受伤,只能被淘汰了”、“脚部受伤,连射击训练都会受影响”……正当大家认定中士张永瑞会被“劝退”的时候,他却偷偷找到了军医:“我的脚踝已经开始消肿,请给我打封闭针,我要去训练场”。
    张永瑞是步枪突击手,体能的要求也更重于其他队员。射击训练的靶场在山上,队员们只能从山脚步行上山。几百米山路,张永瑞拒绝了大家背他上山的好意,自己一个人一瘸一拐的爬上山。队友们不解,他却笑称这是加快腿伤恢复的“适应性训练”。那段时间,张永瑞每天都坚持白天带伤走完去靶场的那段艰难的路程,晚上再找军医进行理疗。为了让自己据枪更稳,养伤之余的张永瑞,还给自己定下了每天睡前进行仰卧起坐和举哑铃的训练任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伤好之后,初次参加训练的张永瑞让所有队员都大吃一惊:跑完武装五公里越野后,很多队员通常会因为来不及调整状态,据枪时气息不稳而影响射击成绩,可养了一段时间伤的张永瑞,却反而总能又快又准的完成射击任务。大家向他请教方法,张永瑞的回答很简单:“脚上功夫练不了,就练手上功夫,只要不因为一点小伤自暴自弃就对了。”

(刘继璐 何三元 郭明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