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陆军学院学员血性拼搏演绎强军梦想
参加2015全军院校首届“勇士杯”军事技能比武,获超越障碍和总评积分两项第一,连续三次获优秀学员,荣立三等功一次。合训院校期间,他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体能负责人,模拟连副连长、精武强能标兵、大队比武摘金夺银……来到任职培训院校后,他继续朝着强化能力素质的目标执著前行。
南昌陆军学院先锋一队学员吴应锐用血性、勤奋、拼搏支撑起自己的强军梦,演绎了新一代军人好样子。
即使拼上性命也无怨无悔
“成绩判定,按完成15个目标点的时间计算,用时最短者为冠军。”一次定向越野课上,授课教员用随堂比武的形式检验教学效果。
受领任务、判定方位、标定地图……一连串动作紧张有序,学员吴应锐和许多同学一样,识图用图知识娴熟,跑位找点很轻松。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不料,一个长满草的土坑导致“滑铁卢”,脚崴了。
一只脚不能跑,就用另一个脚跳着向前走。教员发现他的异常情况后,劝他停下来休息。中途放弃比武,吴应锐怎么也不肯,路边捡起一根树枝当拐杖,继续向前冲。终点鸣哨,他的成绩并不理想。捋开袖子,拄拐杖的那只胳膊更是红一块紫一块。
“一个小小的课堂测试而已,值得这么拼吗?”“确实是崴了脚,停下来也没人会说什么,何必跟伤病较劲儿?”面对大家的不解,吴应锐有着自己的回答:“来了,就是要拼命的,没有点‘任性’,哪来战斗力!”
“作为一名已经素质过硬,获得众多荣誉的学员,能对自己苛刻要求,不断向前拼,为我们全队立起了新一代学员的好样子。”该队教导员聂剑波感慨地说。
战场无亚军是他的动力源泉
要问他的动力从何而来,战场无亚军是吴应锐入伍以来始终秉承的信念。
去年11月,陆军院校桑赫斯特竞赛集训选拔在南昌陆军学院举行,吴应锐作为学员代表之一集训、应战。那时,早上冲完10个400米,扶着楼梯挪到宿舍,带上头盔、背囊、枪等战斗装具,就开始一上午操课训练;晚上跑完武装后,衣服上掺杂着汗水和盐分,没多久就如同铠甲一般冰凉。除集训安排的训练外,睡前三个100,他更是雷打不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吴应锐所在战斗班摘得了铜牌。21支队伍激烈角逐,第三名显然是不错的成绩,但与冠军失之交臂,吴应锐一直耿耿于怀:自己的差距,在对手眼里就是死穴。比赛竞技第二甚至第三都可以算得上是好成绩,但是战场上绝对没有亚军。
7月中旬,再次来到南昌陆军学院,从学历教育到任职培训,不单纯是身份转变,距离成为一名战场指挥员越来越近。
前进,他给自己设定了唯一的方向。操课时间紧,他就牺牲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增加训练量;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跳绳,手酸了,甩甩继续练,腿痛了,捏捏继续跳;熄灯后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知识已成为习惯。
以冲锋的姿态继续向前
“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给我们确立了方向,做能打仗的指挥员,就必须敢于冲锋,不断挑战自己。”吴应锐总是这样勉励自己。
8月底,国防生任职培训学员正式报到。补充进了新鲜血液,体能情况也是参差不齐。考虑到10月份又将进行军事比武,中队指定吴应锐专门帮带他们的训练。受领任务后,他与每名国防生学员深入交心,掌握训练的难度和强度,精细化训练套餐、模块化补差方案相继出台,力求方法和标准直达神经末梢。半月总结测评,他们的五公里成绩平均进步近两分钟。
“他是个很要强的人,训练场上从不给自己设限,看到他这么拼也带给我们不少动力。”吴应锐的表现学员们看在眼里。
而今,吴应锐正备战即将到来的全期大比武,谈及接下来的打算,他的规划清晰而明确:把功夫下在学校,学深学精专业知识,练强素质本领,10个月后,到了部队才能胜任胜战!
(匡大镇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