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运会到中羽赛 国羽未来之星感悟成长
11月10日,2015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顶级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体育馆开球。首日的资格赛云集了很多国内优秀的年轻选手,其中一些人在半个月前参加了同样在福州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由于报名人数较多,男单资格赛分两轮进行,2014年青奥会冠军石宇奇遭遇两场内战,先是2比1力克资格赛4号种子黄宇翔,之后2比0击败刘海超,闯入正赛。19岁的石宇奇,一出场就被福州当地媒体“盯上”了,因为这位南通小伙在青运会上,获得了男单亚军,对那场决赛的惜败,很多记者还记忆犹新。
短短半个月后第二次来到福州,让石宇奇感到亲切而熟悉,“这里的服务都很到位。”10日,资格赛首场对阵队友黄宇翔,石宇奇2比1胜出。“准备比较充分,对方因急于进攻失误比我多。”石宇奇说,“落后的时候,会有心理压力,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打法,保持耐心。”
面对黄宇翔的进攻,石宇奇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有一个好的心态。石宇奇透露,这一切都是吸取了青运会决赛失利的教训。“这场比赛其实和青运会决赛很像,对手就像青运会决赛的我,总是想进攻,比较急躁,领先就感觉有机会了,其实还需要耐心。”石宇奇坦言。
今年9月下旬,石宇奇以调赛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国家队一队。对于自己在国家队的定位,石宇奇很清晰。“刚进一队,我的水平是国家队末位,现在的目标就是努力训练,去赶超年龄比我大的队友。”
与石宇奇一样,17岁的陈晓欣,也在半个月之前来到福州征战青运会。她代表南宁队出战,最终获得了女单季军和团体亚军。
从青运会到中国公开赛,陈晓欣感受着不同。“青运会大家的年龄段都差不多,这个比赛,基本上都是比我年龄大的选手,打起来没有压力。”
来到福州,陈晓欣不禁会回忆起半个多月的青运会。在南宁队担任主力的她,帮助队伍获得团体亚军。“团体赛收获很多,为团体拿下每一分,团体赛的荣誉感、责任感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抗压能力得到锻炼。”
10日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资格赛,陈晓欣与资格赛3号种子惠夕蕊上演了“中国德比”。面对师姐惠夕蕊,陈晓欣赢得并不轻松,但关键时刻她顶住了。当赢下最后一球时,陈晓欣大喊一声。“来到这里很放松,赢了之后就很开心,很激动。”陈晓欣说,“通过青运会的锻炼,增长了很多比赛经验,遇到困难,我会想办法。”接下来的比赛,陈晓欣表示每一场都想赢,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不具备那样的实力,“打一场拼一场,积累经验。”
从青运会到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从综合性运动会到单项比赛,从青年人的聚会到顶尖高手的对决,国羽的年轻小将们感受着不同,也感悟着成长。
(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