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援助弱旅翻身“三管齐下”是治本之策

    CBA常规赛第12轮中最出彩的球队无疑是福建,之前11轮只取得4场胜利的他们,在主场意外掀翻了赛季保持不败的新疆队。能够取得这样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福建队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他们的3位外援,拜克斯、哈提布、泰勒打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每个人的命中率都达到了60%以上,最终联手贡献93分、25个篮板球、11次助攻、7次抢断,而且三人失误加起来仅有4次。
    这是一场典型的凸显三外援作用的比赛,本赛季另外一支充分发挥出三外援价值的是四川队,上赛季排名第18位的川军本赛季开局拿到过6连胜,一度和新疆并驾齐驱,之后虽然输给过辽宁和浙江,但目前他们依然在积分榜的第一集团。前11轮过后,四川的场均得分排名联盟第一,场均助攻排名第三,其中三外援在这两项上的场均数据分别占据全队的65%和61%,“邓哈哈”组合威力可见一斑。近年来成绩一直没有太大起色的浙江本赛季由于有三外援坐镇,战绩同样不俗,目前也进入了前八名。不出意外的话,本赛季仍将至少有一支三外援球队晋级季后赛,这个“定律”从2009-2010赛季持续至今。
    在这几个赛季中,三外援球队经常上演“杰作”,2009-2010赛季上海队凭借三外援打进四强,2012-2013赛季山东队更是强势闯进决赛,最终获得亚军,上赛季青岛和吉林两支三外援球队携手进入季后赛,李秋平率领的青岛队更是拿到了球队历史上第三名的最好成绩。
    从初衷来说,CBA启用三外援政策,主要是为了平衡各支球队之间的实力,让联赛变得更加精彩,这与NBA选秀的“倒摘牌”是一个道理。在目前CBA的现实情况下,这个政策确实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本土球员的实力各队参差不齐,上游球队和下游球队差距很大,而且由于体制的限制,本土球员的流动还是存在很多壁垒。如果不用亚洲外援进行一定程度的平衡,相信很多比赛会索然无味。事实证明,三外援政策确实收到了效果,上赛季青岛和吉林的存在就颠覆了季后赛格局,这样的新面孔对于球迷来说,也是很大的看点。
    但必须认识到的是,三外援政策只是一种调节手段,有资格使用三外援的球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冲击好成绩无可厚非,不过他们不能永远指望三外援打天下,这样的话肯定会陷入成绩时好时坏的恶性循环。再者,像“得阿巴斯者得季后赛”的定律不会长期存在,毕竟好的亚洲外援数量极其有限,本赛季的亚洲外援基本都是30岁左右的老将,哈提布更是到了35岁“高龄”,这也说明好的亚洲外援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一支球队“练级”的最根本的方式还是全力培养本土球员,这需要在一二三线队上同时下工夫。对于正在征战CBA的一线队来说,主教练在发挥三外援优势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给本土球员更多锻炼机会。好在很多球队正在有意识地做这项工作,比如北控水务在面对广东东莞银行的比赛中,主帅王锡东在第四节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坚决布置让本土球员果断出手。福建击败新疆的比赛,三外援强势的同时,来自国奥男篮的陈林坚也在关键时刻被主教练委以重任,而且发挥出色。这样的用人思路值得所有三外援球队借鉴。
    而二线和三线队伍是一支俱乐部的源头,更要极度重视,如今CBA赛场上的郭艾伦、翟晓川、赵继伟、王哲林、赵岩昊、付豪等青年才俊都是各自俱乐部从小培养起来的。中国篮协也一直推出多项措施鼓励各俱乐部做好梯队建设,比如每年的准入评估中,梯队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再比如最新的规定中,俱乐部自己培养的年轻球员升入一线后可以签署5年的新合同,并在之后拥有两年的优先续约权。当然,要想发掘并打造出一位优秀的年轻球员并不容易,但只要俱乐部保持耐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把自己的金字塔建立起来。

(刘小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