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我们缺少的是土壤

  在里约奥运会男排落选赛暨亚洲区资格赛最后一轮,中国男排2比3惜败加拿大后,无缘里约奥运会。赛后,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于失利,他表示,关键时刻没有把握住,看似缺了一点点,其实是很多,尤其是排球生长的这个土壤。
    记者:如何评价这次资格赛?
    谢国臣:因为没有打进奥运会,所以对比赛的成绩和结果不满意,但队员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从第一场球开始每一场都是关键球,每一场队员都在拼,没有出现完全崩溃的失利,也没有一场比赛是完全失去战斗力的。三场2比3失利,本身也是拼出来了,输球也没有0比3输球,大家一直是在为了奥运会这个目标和信仰在奋斗。
    从四年来看,我没有完成当时竞聘主教练时说的赢得一次亚洲冠军和打进奥运会的目标。作为主教练我要承担责任,平时还有哪些做得不够?队伍的作风还要硬朗一些,这些是需要反思的。
    记者:四年前和四年后,中国队总是在最后时刻与奥运会失之交臂。
    谢国臣:从过程结果看,是差那么一点点,但其实一点点并不止是一点点,代表着综合的差距,不是球场的那几分球而已。严格来讲,这次打得比四年前还要惨烈,或者说队员的这种表现应该比那时候相对要好一些,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冲出去?因为我们的梯队、后备、板凳厚度以及队员的个人能力,对大赛的掌握和解读都有欠缺。因为缺少综合性的东西,每每倒在机会面前,没有抓住。所以不能简单的光看表面。
    记者:关键时候为什么总差一口气?
    谢国臣:一方面队伍比赛比较少,大赛经验不足,心态和抗压能力就会不强;另一方面,我们没有打到相应级别的比赛,这个东西不能怨天尤人,还是埋怨我们自己,因为没有打到高级别的比赛,锻炼机会少。但其实问题的根在于排球的土壤,如果这个土壤有了,有更多的人员参与排球,特别是男排,有更好条件的队员进来以后,训练思路正确了,这样我们冲击力会更强。人员梯队建设更强,国家队可选人员的板凳厚度就有了,才可能凑齐了一波人,去打比赛冲出去。
    记者:如何看待这次队员的发挥,老中青的表现?
    谢国臣:每个队员表现都非常好,每个人都把自己东西打出来了。像张晨这是这几年大赛打得最好得一次,仲为君去年受伤,一直没有打,这次发挥出来了。每个队员的潜力都尽最大可能的释放,老中青都值得肯定。输球不能埋怨队员,只是更好地看待。如果我们打伊朗的那场球,垫调的能力、传球的能力再好一点,我们就能拿下比赛。输球不是个人原因,如果要承担责任,那肯定是教练的。
    记者:对于自己这次的临场指挥和这四年的工作是怎样评价的?
    谢国臣:每个教练都有不同的思路,对比赛的解读和看法。我在比赛中的换人是根据队员的比赛状态的,谁的状态好,我就会让谁上。我们所有的队员只有首发,没有主力,目前队伍现状也就是这样,我也希望李润铭、戴卿尧,高个子队员在场上拦网,包括小球串联,现在看还不切合实际,老队员包括焦帅,袁志一直在使用,他们有他们的问题,经验体力,临场发挥做得不是特别完善。这7场球打下来,我觉得自己换人时机还是可以的。
    这四年,我觉得我们的教练组是很敬业的,包括每个位置上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一传拦网、发球,用了非常多的不同方法,让大家去领悟和体会。四年来讲,各方面有进步,但这种进步不足以让我们非常强大,去打关键比赛,获得好成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思考:是不是在某些方面针对性更强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是不是在哪些方面,办法思路更清晰一些?但这个是没有绝对,但从结果来讲,这四年当中,应该算是去值得总结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男排未来的出路在哪儿?
    谢国臣:参与男排的人要多,就会有适合打高水平比赛的好苗子,培养起来更有目的性。让排球更有吸引力,觉得排球真的很好看,特别是男排。让大家参与进来,会有利益获得。比如说你可以成为球星,会有赞助商投入,只有这样人员多,积极性高了,那水平自然就高了,国家队板凳厚度高了,竞争力也就强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