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小虎青训体系计划 辽足复兴 根在育人
辽足近日打出的“组合拳”使人对“东北虎”重振雄风充满期待。在俱乐部推出的三年发展规划中,决策者对辽足的未来进行了理性描绘,无论是一线队成绩、俱乐部经营,还是新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等,均切中要害。其中,“辽小虎青训体系计划”更增加了人们的美好憧憬。
据悉,这个全面的青训发展规划未来将以沈阳为中心,辐射辽宁全省,受辐射地区,每日都有社区足球,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训练每周末都有系列赛。现在,辽足俱乐部已在沈阳奥体中心外场推出精英训练营,并逐步覆盖沈阳,未来面向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推广。此外,该计划还将重点打造球星计划,今后会进行差异化培养,专项计划,培养更多球星。
“十连冠”是辽宁足球引以为傲的历史。那时,“东北虎”不仅打遍国内无敌手,还在1990年夺得亚俱杯,这是中国足球首获洲际成人比赛冠军。回首往事,辉煌背后映衬的是雄厚的人才储备——傅玉斌、赵发庆、唐尧东、柳忠长、高升、孙伟、黄崇、李华筠、马林等不但为辽宁撑起一片天空,也为中国足球筑起一道长城。1987年10月26日,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中客场2比0击败日本队,挺进汉城奥运会,辽宁将士功不可没。在此之前,中国足坛一度上演红队与黄队争霸,辽宁队“饰演”的黄队角色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改革,辽宁足球的步伐略显迟滞,体制上的束缚首当其冲,人才流失也是不争之实。1995年甲A联赛,辽宁队排名最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危机加剧的直接表现。直到1998年,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白广海等一批新秀脱颖而出,辽宁足球才显现出重振之势。然而,这一局面没能维持太久,俱乐部的经济危机致使该团队很快解体,随即辽宁陷入了旷日持久的低谷徘徊。
当下,在沈阳全力打造足球之都的大背景下,辽足复兴计划全面开启,虽然百事待举,但人才培养却是重中之重。
首先,辽宁足球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得足球早已植根于辽沈大地,只要举措得当,一呼百应之势的形成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辽宁不仅是体育大省,也是体育强省,足球作为重要的引领虽然在过去十几年间有所削弱,但深厚的群众基础仍然存在,尤其在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足球改革发展的前提下,“辽小虎青训体系计划”必然受到省内各界积极响应。
再次,辽宁足球的复兴如果以青训体系为抓手,势必在国内起到示范作用,虽然球队在中超的成绩未必十分突出,但若干年后,人才接连不断产出,可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辽宁足球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向其他俱乐部输出。
辽宁足球的复兴必然要寄托在青少年身上,这既是出路,也是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