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超强统治地位谁能挑战中国乒乓梦之队

  尽管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多支队伍都赢得过梦之队的美誉。但是在里约奥运会的舞台上,最无愧于梦之队称号的无疑还是中国乒乓球队。虽然在最后的男团决赛中,日本队给中国队造成了猛烈冲击,却最终还是没能阻止中国乒乓球队包揽本届奥运会的全部四枚金牌。自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乒乓球队不仅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奥运会冠军,而且在单项中三人参赛的情况下全部站上领奖台,只能两人参赛的情况下则包揽冠亚军,这样的超强统治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

梦之队并非高枕无忧

  在冒雨出征巴西的那天晚上,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看到那么多球迷冒雨前来相送,深切感受到了肩负的压力和责任,他当时就表示,里约奥运会将是他执教以来挑战最大、压力最大的一届奥运会。不过当时的社会舆论并不相信刘国梁这番感叹的真实性,很多球迷在网上纷纷吐槽,甚至借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每次期末考试前,班里的学霸总是紧张兮兮地告诉大家,这次完了,完了,没有准备好,肯定要考砸了,但是每当成绩公布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全班第一。
    没错,中国乒乓球队就是那个学霸,这次在里约又考了全部第一,不仅把能拿的金牌都拿到了,能拿的银牌也一个没有放过。然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只能去争夺我们受参赛人数的客观限制而无法去拿的银牌和铜牌。而且这样的局面已经延续了三届奥运会。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男队和女队派出的都是新老结合的阵容。尽管受伤病困扰,大满贯球员李晓霞赛前系统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她依旧凭借强大的技术统治力,为中国女乒完成了保驾护航的任务,在女单比赛中与丁宁会师决赛,在女团比赛中更是毫无悬念地率队完成团体三连冠。
    虽然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女队没有遇到太强的挑战,但是决赛的轻松并没有减缓中国女队主帅孔令辉对未来的忧虑。在女团决赛结束前,孔令辉就一边观赛一边与李晓霞聊起了下届东京奥运会的事情。由于李晓霞早就公开表达了退役的愿望,孔令辉这么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挽留李晓霞。
    在里约奥运会女单决赛中,丁宁战胜李晓霞,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不过事后就连丁宁自己也承认,李晓霞还是这支球队的领军人物。丁宁这么尊重刚刚被自己击败过的对手,其实并非谦虚,从中国选手的对外统治力来看,李晓霞的优势至今无人撼动。虽然在90后选手中,丁宁已经堪称女队发挥最为稳定的运动员,特别是其大赛稳定性和意志品质有目共睹,近年来也比较好地弥补了对付削球的短板,不过她的对外统治力与李晓霞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今年的奥运资格赛上,丁宁输给日本小将伊藤美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不过在本届奥运会上,由于伊藤美诚没能获得单打资格,而且日本队在半决赛时输给了德国队,她并没有机会与中国选手交手。
    如果真的像李晓霞所说的那样,里约奥运会女团决赛将是她代表国家队参加的最后一场国际比赛,那么在下个周期中,中国女乒面临的挑战肯定要比现在大得多。
    和女队一样,中国男乒也很可能要在奥运会后面临主力球员退役的问题。虽然刘国梁认为,以张继科和马龙的能力都完全可以打到东京奥运会,但是张继科已经明确表达了去意。在里约奥运周期,大满贯球员张继科和李晓霞的经历比较相似,都经历了伤病的困扰,但是作为球队的灵魂人物,都能够在奥运会的关键比赛中立刻做到满血复活。张继科也成功在男单决赛中与马龙实现会师,并见证了马龙完成职业生涯的大满贯。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一度比较被动,正是张继科带领许昕在双打比赛中帮助中国队扭转了战局。
    对中国男乒来说,比较有利的一点是,刚刚完成大满贯的马龙已经具备了领军人物的气质。虽然马龙与张继科同龄,在东京奥运会时也是32岁,但是马龙伤病相对较少,成绩稳定起伏小,坚持到东京奥运会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不过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马龙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的挑战只多不少,而且作为新科男单冠军,马龙也会像里约周期的张继科一样,成为国内外乒乓球选手争相研究和模仿的头号对象,因此必然会在今后的比赛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而马龙能否很好地度过这个危机,依然还是未知数。

从技术自信到文化自信

  中国乒乓球队从来就不缺乏忧患意识,但是面临着来自外界的种种挑战,一直都充满技术自信。最近十几年来,国际乒联轮番改革,中国的不少优秀选手因为改革而提前退役,但是中国队凭借强大的团队力量和创新精神,在每一次改革中都走在了技术创新的前列,并借助改革之机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队的领先优势。
    正是由于中国队长期的技术领先和高水平乒乓球人才的不断涌现,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输出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援外的教练员到加入海外兵团的运动员,“中国制造”在国际乒坛的数量和质量优势,要比其他任何一个奥运项目都要更加突出。
    在本届奥运会上,共有172位选手参加了乒乓球比赛,其中海外兵团选手就接近40人,如果算上中国香港队和中国台北队的本土选手,海外华人和华裔乒乓球选手总共有40多人。如果再加上中国队的6位选手,华人和华裔选手约占全部参赛人数的30%。东道主巴西队、德国队、澳大利亚队、奥地利队、加拿大队、美国队、卡塔尔队、刚果共和国队、斯洛伐克队、法国队、荷兰队、中国香港队、卢森堡队、西班牙队、中国台北队、波兰队、葡萄牙队、新加坡队、瑞典队和土耳其队中都有至少一名海外兵团的选手。这些海外兵团选手如同乒乓球的火种,广泛分布在亚非欧美澳,对推动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德国女乒能够在里约奥运会上一路杀入女团决赛,就是因为有3位海外兵团的成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她们分别是队员韩莹和单晓娜以及主教练施婕。
    当然“中国制造”的海外兵团,能够长期在海外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的本土选手还不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比如这次代表卢森堡参赛的倪夏莲已经53岁,这要是在人才济济的中国乒乓球队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无论是曾经多么优秀的选手,在35岁之后都很难抵挡得住来自新生代球员如狼似虎地轮番冲击。然而倪夏莲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情况,由于卢森堡缺乏可以顶替她的年轻人,她代表卢森堡获得奥运参赛资格,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李姣和李洁身上,在荷兰一直没有能够超越她俩的本土球员出现,所以即使在李姣当了荷兰男队的教练之后,她还要继续代表荷兰女队参赛。
    尽管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海外兵团选手也曾经给中国乒乓球队带来过一定的冲击,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队整体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海外兵团选手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构成那么严重的威胁,不过同时他们还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本土选手,保持了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
    从本届奥运会来看,尽管德国女队闯入了决赛,但他们对中国队来说的确不足为患,而且恰恰是因为德国女队进入了决赛,才使得女团决赛的悬念大大降低,相比于全部由本土选手组成的日本队,中国队员更加适应韩莹、单晓娜等辽宁籍球员的打法套路和技术特点。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真正有可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恰恰是着力于培养本土选手的日本队、韩国队和朝鲜队。在上个奥运周期,德国男队能够成为中国男队的头号对手,靠的就是以波尔和奥恰洛夫为代表的本土选手。不过进入里约周期之后,德国队在人才的更新速度上明显落在了日本队的后面,所以日本男队闯入了里约奥运会的男团决赛。赛后刘国梁就明确表示,日本队已经超越德国,将会成为中国队未来的主要对手。
    其实日本队的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而恰恰是中国队文化输出和制度输出的结果。早些年日本乒乓球队也曾经借助于海外兵团的力量向中国队发起挑战,但是事实已经证明要想对中国队构成持续的挑战,就必须借鉴中国乒乓球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本土选手的培养力度,由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变。日本针对东京奥运会专门启动了2020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伊藤美诚、平野美宇、吉村真晴和大岛祐哉等后起之秀都通过这一计划受益。在借鉴了中国的人才培养机制之后,日本的人才更替速度大大加快,曾经在横滨世乒赛上给中国球迷留下深刻印象的松平健太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他人超越,从而无缘里约奥运会。
    从最初的人员输出,到现在的文化和制度输出,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个独孤求败的时代,正在为自己培养下一个对手。而且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和乒乓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从里约奥运周期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就开始了三次创业计划,一方面让许多海外希望之星得到了更多地在中国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乒乓球队还主动走出去,通过“走进非洲”、“走进拉美”等一系列筑梦行动,手把手地把中国的训练体系教给国外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从而更好地推进了当地本土选手的成长。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真正能够挑战中国乒乓球梦之队的,肯定不会是简单进行人才引进的海外兵团,而是真正能够从中国队身上学习到文化和制度精髓的那些球队。(里约热内卢8月19日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