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地落实成效扶持女篮发展计划结硕果
发展女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便在美国,WNBA的影响力也难以望NBA项背,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WCBA即将迎来第16个赛季,但无论在投入、关注度、品牌效应等各方面都无法与火爆的CBA相比。不过,中国篮协一直在积极努力地推动女篮联赛的发展。从2014-2015赛季开始正式实施了扶持女篮发展计划,经过两个赛季的探索和运行,该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4年,中国篮协为了更加清晰地理顺女篮联赛体制,并加强民主,成立了女篮联赛委员会、常委会以及作为常设办事机构的办公室,实行了竞赛、训练、注册、裁判等多项工作统一管理的格局,为俱乐部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服务平台。至今两年多的时间,联赛委员会多次召开委员会议,对赛制、训练、转会、准入制、纪律规定、运动员资格审核等重大问题进行民主讨论。2015年,为了让各队更加有计划地安排好全年训练,制定下发了全年女线队伍工作计划表,得到了各俱乐部的肯定。
2014-2015赛季,中国篮协在广泛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女篮联赛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其中赛制改革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当时,WCBA的赛制已经12年没有做出过改变,很多情况已经不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这次赛制改革将整个赛季划分为南北分区赛、常规赛、季后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上赛季又增加了预选赛,参赛队伍达到了19支。新赛制增加了比赛场次,提高了比赛质量,进入前12名的球队每年最多可以打74场比赛,最少的也有58场,这比改革之前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上赛季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各队之间分差在1到2分之间的比赛达到18场,占总场次的8.3%。分差在10分以内的有112场,占总场次的51.4%,还有7场是通过加时赛决出胜负的。
改革无疑为本土球员提供了更多锻炼机会,特别是增加预选赛之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了本土球员的培养和发掘,激发了各队对训练的重视。
如此情况下,女篮联赛的关注度也得到提升,上赛季三分之一场次的观众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对于WCBA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据。
赛制改革是杠杆,狠抓训练则是发展女篮联赛的核心。2014年开始,中国篮协已经在秦皇岛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基地进行了两次俱乐部夏训,进入常规赛的12支球队全部参加,集训期间安排了基本功公开课、教练员培训班、体能测试、励志教育、检查赛、裁判员培训等丰富内容,为各方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今年的夏训正在秦皇岛进行中,中国篮协已经为各队邀请了来自塞尔维亚的著名教练前来授课。
对于女篮的经费投入也在逐步加强,实施扶持女篮发展计划的第一个赛季,中国篮协对女篮联赛的经费投入增长了接近30%,上赛季的财务结算尽管还没有最终出炉,但肯定会比2014-2015赛季再有所增长。
此外,中国篮协还出台了2014-2017年WCBA俱乐部准入制度,细化了准入办法、准入标准、评估细则等多项内容,通过方案的分步实施和落实,对女篮俱乐部在梯队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系统训练、运营管理、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工作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新赛季,中国篮协提出了女篮联赛要为提高训练水平服务、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服务、为媒体、球迷和赞助商服务的理念,在提高训练水平环节上,要重点抓好竞赛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以及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女篮联赛要纳入到国家队备战体系之中,让国家队队员在联赛中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在为媒体、球迷和赞助商服务上,中国篮协将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各俱乐部进行检查督导。
中国篮协强调,扶持女篮发展计划的各项措施重在抓落地、抓落实和抓成效,将政府和举国体制以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篮协会发挥好表率作用,同时希望各省市体育局、俱乐部以及运动队都成为“行动队”,同舟共济,将女篮联赛推向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