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取球仪式举行

  国庆长假,山东淄博临淄牛山脚下、淄江之滨热闹非凡。一场与众不同的足球比赛开幕式的取球仪式让人眼前一亮,更让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竞技、德国云达不莱梅和伊朗弗拉德塞帕罕青年足球队的球员和教练大开眼界,领略了一番中国古代足球文化。
    英科环保2016年“起源地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取球仪式暨开幕式在齐文化博物院足球博物馆南小足球场举行,4个国家的青年队队员和临淄区的近百名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在蒙蒙细雨中共同见证一场足球盛宴的开启——“请鞠”,“授鞠”,“结圆”,“起鞠”。 
    临淄足球博物馆前,一块标准五人制足球场地中央设置了漂亮壮观的蹴鞠门,10名蹴鞠队员着古装静立,球头一手持鞠,一手持足球站立在蹴鞠门一侧;身着传统白色衣衫和一袭白色长裙的各5名少男、少女静立在蹴鞠门另一侧。4支参赛球队身着各自比赛服在少男少女后纵队站立。
    取球仪式开始,第一项“请鞠”:5位天齐童子到临淄足球博物馆的齐云社内行礼仪后,其中一人手捧盛有“蹴鞠”的花篮,与临淄足球博物馆馆长马国庆共同步入仪式现场。第二项“授鞠”:天齐童子在传承代表的引领下将蹴鞠和《蹴鞠谱》从齐云社的鞠圣处请到仪式现场。第三项“结圆”:淄博市副市长张庆盈为蹴鞠收针、“结圆”!最后一项“起鞠”:现场韶乐响起,足球场中央古装蹴鞠队员起鞠。蹴鞠队员还为大家展示了古代蹴鞠的玩法:进行仿古鞠的战术配合,“射门”——将鞠踢向蹴鞠门上方的“风流眼”。
    为什么一项国际青少年足球比赛开幕式中设置如此取球仪式?“蹴鞠”是什么意思,与足球有何关系?为何在淄博之外几乎没出现过这般场景?
    走进取球仪式现场旁的临淄足球博物馆,或许能找到答案。
    进入足球博物馆,屋顶蓝天白云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宽敞的大厅里最吸引人的是一面长21.5米、高4.5米的青铜壁画,雕刻着在一群古代人踢球的欢乐场面。据介绍,这是古代人蹴鞠的热闹场景,“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走近一看,他们踢得确实与现代足球不同,是用几片皮质材料用粗线缝合的“鞠”。
    进入“确认厅”,有FIFA为临淄颁发的世界足球起源地确认证书及FIFA五大洲执委为临淄的题字等珍贵展品,介绍世界足球起源地的确认过程,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尤其2004年7月15日这一天,FIFA正式确认中国古代蹴鞠是世界足球运动的起源,山东淄博即世界足球起源地。原来“起源地杯”由此而来!
    蹴鞠乃何时诞生?临淄又何以孕育出蹴鞠?最古老的鞠是什么样子、如何制作?当时人们如何看待蹴鞠?溯源厅和起源厅里的文字、图片、出土文物及考证资料等可给出答案。
    诞生于古齐国的蹴鞠汉代获得进一步发展,唐代达到鼎盛。沿着走廊进入“发展厅”和“繁荣厅”,用现代科技做出的复原场景活灵活现地再现精彩的古代蹴鞠表演。在这可听到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与蹴鞠的渊源故事、世界上第一个为足球献身的狂热球迷项处的故事;可看到硅胶的唐代女子蹴鞠场景、蹴鞠制作的演变过程;可了解到蹴鞠商业化的发展,蹴鞠对外传播的路径……
    看到蹴鞠从诞生到发展繁荣的景象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走到元明清时期陈列厅,看到的是蹴鞠走向衰弱,逐渐暗弱与沉寂,不免心生悲凉。
    一楼,依次穿过序厅、溯源厅、起源厅、发展厅、繁荣厅、暗弱厅和影响传播厅,历代蹴鞠和足球组合而成的一条岁月的河流展示了蹴鞠活动自战国起经历几千年,曾像彗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辉,最终又暗落的历程。
    乘电梯来到二楼,是现代足球展区,包括世界足球厅和中国足球厅。世界足球厅依照历史演进脉络设立独立的展览单元,系统展示现代足球在英国的产生与发展,还有FIFA、世界杯、传统足球强国、世界各著名俱乐部等的专门展区。
    看完中国足球厅,记者百感交集:蹴鞠曾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两千多年,但却没发展为现代足球,而是由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完成了这一嬗变,其中原因颇值得思考,对今天的中国足球也有深刻启迪。令人欣慰的是,原来中国现代足球发展并非今天国足留给人们的印象,其实它也经历了追求中自强、艰辛中前进、期盼中跋涉,逐渐开启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发展。这个过程中,足球改革一直在进行,如今的“中国梦、足球梦”也带来了新希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