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落幕中国散打展现实力

  11月6日,经过3天、5个单元、54场比赛的激烈争夺,“宏兴杯”第八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陕西省西安市圆满落幕。
    本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陕西省体育局承办。比赛共设男子11个级别、女子7个级别,共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位选手参赛,他们绝大多数为世锦赛各级别前四名的获得者。最终,在总共18个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队表现出色,出战的男、女共10位运动员全部进入各自级别决赛,并在决赛中全部战胜对手获得金牌,展现了中国武术散打的绝对实力。

书写武者“礼·情·梦” 

    本次赛事也是古城西安近年来举办的一次难得的武术世界级大赛,东道主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开幕式,充分展现了这座十三朝古都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观众看到了一台美轮美奂、充满武术元素的演出。整个开幕式演出共分三个板块:武之礼、武之情、武之梦。其中,“武之礼”以仪式形式进行充分展现,突显中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现场气势宏大,效果震撼;“武之情”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体现了武术人之间的星火传承,而随后进行的太极表演则是本环节也是本次开幕式的一大亮点——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赵幼斌登场展示了精湛的太极拳技艺;最后一个环节是“武之梦”,阐述的是武术人对“中国梦”的向往和努力,现场数位中国武术冠军倾情表演,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本次开幕式总导演张东山介绍,为充分展现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开幕式以突出西安本地特色为主。“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本次比赛有来自全世界的散打高手齐聚一堂,而习武之人最讲究的就是礼仪。因此,‘西安、武术、礼节’这些关键元素就被融合在一起,紧密结合,成为本次开幕式的主题。”
    而在1000多名演职人员联袂呈现出一场精彩的开幕式后,曾饰演过陈真的香港武打明星梁小龙还高唱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并现场即兴进行了武术表演,为现场带来一股浓郁的怀旧气息。

  护具减少精彩增加

    与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不同的是,本届赛事男子选手不必再穿戴头盔、护胸等护具。据了解,目前在武术散打的正式比赛中,参赛双方必须要佩戴护齿、拳套、护胸、护裆等护具,连拳击手套的厚度都有不同。但近年来,随着武术职业化、市场化的推进,不戴护具的比赛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商业比赛和散打类节目,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都会要求参赛者不佩戴护具。
    对此,中国国家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介绍:“和前七届相比,本届世界杯的一大亮点就在于男子比赛不佩戴护具。”他认为,男子选手不穿护具的规则改革更贴近市场,与国际接轨,但同时对运动员的要求就更高。
    如何在不穿护具的情况下,保证比赛精彩、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每一名运动员的安全,成为本届世界杯期间裁判员以及各代表队领队交流的核心。“这次男子不穿护具,其实只是不穿护头和护胸,护齿、护裆等护具还是有的。”本次赛事总裁判长蔡仲林说,这样的改变对于项目和赛事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各代表队也对这一改变表示支持与配合。
    蔡仲林表示,裁判组也特别强调,在给观众带来更精彩的视觉感受同时,要保证每一名运动员的安全。

中国队引发西安散打热 

    本届世界杯中国散打国家队共派出10名选手,其中7位参加过世锦赛,其余3位也取得过亚洲、全国冠军的称号。在西安主场作战,中国队总是能收获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而中国队队员也不负众望,在赛场上所向披靡,10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冠军。
    决赛中,除了65公斤级的徐吉福、85公斤级的王文忠首局有些放不开,遗憾告负外,其他选手都是以2比0完胜。而徐吉福、王文忠在适应对手后,都在后两局取得绝对优势,如愿夺得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散打比赛最具观赏性的男子75公斤级决赛中,陕西散打名将张坤如愿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张坤继取得2013年全运会冠军、2014年亚运会冠军、2015年世锦赛冠军后,夺得的又一项大赛冠军,他也因此成功实现“大满贯”。对于这一殊荣,张坤赛后显得很低调:“从领奖台走下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这次决赛打得不是很尽兴,不过已经结束了就享受夺冠的喜悦,下一步我要准备明年的全运会,力争卫冕。”张坤说。
    “高水平的比赛的确不一样!”现场一名来自咸阳的功夫迷说,“之前看过几次《中国真功夫》散打争霸赛的现场,我感觉世界杯的比赛显得更专业,商业气息也没有那么浓。最主要是比赛确实精彩,虽然没有商业比赛那样有KO、见血等场面,但这才是最高实力的散打比赛。”
    “这次比赛,队员们都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或许在家门口比赛有点紧张,一些队员放得不是很开,还有些瑕疵,不过这也正常。”张根学认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