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成就精彩人生杨秀丽为项目发展建言
“我国体育发展的春天来了,各行各业都积极投身其中,那我们体育人自己能做些什么呢?柔道成就了我,这个项目给了我无上的荣誉和精彩的人生,我也理应回馈国家的培养和柔道事业。”在本月举行的中国柔道协会年会上,北京奥运会冠军杨秀丽代表退役运动员参会,她的会议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和协会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引发反响。
杨秀丽在2013年全运会结束后退役,2014年开始在国家队做助理教练,同年于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了一年。用杨秀丽自己的话说,她到美国后的经历可以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美国这所大学是世界排名第50位左右,走进学校的健身房时我的吃惊简直是张开嘴闭不上,所有的运动项目和健身器材都有,包括室内悬空跑道、篮球和羽毛球场、游泳池等等,就连中国的抖空竹都有,更不用说柔道项目了。各种运动器材比我们国家队使用的都先进,更难得的是所有参加训练的人在没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都知道训练方式,练哪块肌肉、怎样训练都明白,可知他们的普及水平。”杨秀丽以前觉得退役之后能留队当教练从事自己所熟悉的本职工作,就是自己最高的梦想了,但在美国学习一年体育管理后,她的人生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
“我领悟到,竞技体育只是体育产业的冰山一角,中国的体育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要做的事太多太多。柔道项目在国际上发展得非常好,我国现在的柔道发展不是很乐观,需要大力进行项目宣传和推广,对青少年进行普及培训,形成梯队建设,储备后备人才,人才辈出成绩才能大幅提高。”在杨秀丽看来,柔道应该走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个项目。“现在体育培训市场的弊病在于技术标准不一致,教练队伍不专业,没有根据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教育计划和教材,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制约了柔道项目的良性发展,许多学员进专业队后还得改技术动作。”
杨秀丽曾连续3年参与中国柔道协会组织的“柔道教育中国行”推广活动,她觉得这种推广形式非常好,但需要持续性和不断完善,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我认为,针对青少年培训需要统一教材、统一教练员培训和统一段位制管控,这样就可以规范地开办道馆、俱乐部,还可以更好地指导退役运动员就业。我所了解的只有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才能安置工作,大部分运动员都面临退役后的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先把本项目科学规范管理,积极宣传推广,多做青少年普及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解决更多柔道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
杨秀丽计划明年在北京开办一个青少年培训俱乐部,实践自己对于国内青少年柔道推广普及的想法。“我希望能得到中国柔道协会的支持,也希望老教练和退役运动员们帮助我一起为柔道事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柔道项目的推广宣传和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训做些实事,真正实现体育强国梦,给出我们柔道人应该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