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 一座“李成智杯”温暖几代人

  元宵已过,意味着春节和寒假再一次与孩子们挥手告别。和往年一样,一年一度的李成智杯全国国际象棋少儿冠军赛也已经在上周落下了帷幕。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电脑、手机、游戏机依然和往常一样,是很多青少年不可替代的玩伴。不过对许多学习国际象棋的孩子来说,李成智杯再次陪伴他们度过了一段特别值得回忆的假期时光。
    今年李成智杯的参赛规模依然在千人以上,除了常规的比赛内容,还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赛外互动参与环节,其中以“我的李杯情缘”为主题的征文评选活动,邀请与李杯一起成长的一代代棋手,分享了被李杯温暖的那些时光。
    来自江苏南通中学的姚岚同学,获得了这次征文的一等奖。她参加了今年在保定赛区举行的女子青年组的比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此前她曾在2015年获得李成智杯女子甲组的冠军。姚岚从7岁开始学棋,多次参加李成智杯,不过这位学霸级的高中生真正被记者所熟悉是在去年的国象甲级联赛绍兴站的比赛期间,当时她在全场最晚结束的一盘对局中帮助青岛队拿到至关重要的一分。谈到自己的学棋经历,姚岚表示小时候经历过很多挫折,当然也想过放弃,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如今虽然已经读高一了,面临着非常紧张的学业压力,可是姚岚并不认为下棋会影响学业,反而能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考试时拥有比他人更好的心态。
    在自己的李杯获奖征文中,姚岚写道:“经历了李杯的洗礼,我明白了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不能患得患失,亦不能轻言放弃。人生如棋,李成智杯,让我懂得如何更有意义地生活!”未来国际象棋还将陪伴姚岚一起成长。与国际象棋结缘已近十年,姚岚要比很多同龄人更加懂得如何通过努力,去一步步地达成目标。对于下一个人生的小目标,姚岚希望将来可以敲开美国耶鲁大学的校门。
    与姚岚相比,记者对徐志行和任肖伊有着更加深刻的记忆,因为他们在国象甲级联赛的舞台上已经活跃多年。徐志行是2011年10岁的时候与李成智杯结缘,今年他在男子甲组比赛中与王衍斌同积9分,最后只是因为小分较低屈居亚军。在自己的获奖征文中,徐志行回忆了李杯留给他的与众不同的春节记忆,并借用了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就像女排精神一样,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对一位懵懂少年来说,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形成这样的生活感悟,未来又何惧风风雨雨?
    作为李杯的忠实追随者,去年任肖伊最后一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参加了李成智杯,并获得了“最高龄组”女子青年组的季军。这位外貌并不娇小的女子,才情丰富细腻。在自己的获奖征文中,任肖伊分享了她对于挫折的人生态度。“每一次输棋都在经历挫折,而每一次咬紧牙关绝不服输也都在向挫折挥拳。坚持学棋的孩子绝不会被困难吓倒,因为害怕输棋就不会赢棋,惋惜失败就不会成功。”
    回忆多年来李杯陪伴自己经历的少年时光,任肖伊流露出的感恩之情尤为值得当今青少年学习。“因为时至今日我都知道仍在棋界流传的那些奔赴万里棋路的脚步与背影。所以李成智老先生的帮助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小子们’在绿荫下享受前人的辛劳太过理所应得了。但是终有一日,那些不堪世事的稚子回首过往,力图依循记忆的感念按图索骥,便如今日的我,在长久的敬意和钦佩中,更加端正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因为正如李老先生的所作所为,总是一代代教诲着国象的棋手。人生并不是为了彪炳千秋的无字碑而活,而是感于人心,助于人心。”
    时至今日,那些活跃在全国性国际象棋重大赛事一线的现役80后、90后和00后棋手,没有谁不是在李杯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就是这样的一座“杯”,温暖了一代又一代学习国际象棋的孩子。这座“杯”的价值不仅仅是让中国国际象棋棋手可以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这座杯陪伴许许多多像徐志行、姚岚和任肖伊这样的青少年,度过了少年时代的烦恼,温暖了他们的人生,并让他们懂得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继续温暖自己和他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