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比赛项目滑板:选材取得阶段性进展

  作为全球普及度最高的极限运动,滑板项目在我国开展有十几个年头,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范广升表示,国内选手较之国外高水平职业选手还有不小的差距,想要实现东京奥运会滑板项目的突破,跨界跨项选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目前国内有一批参与滑板项目时间较长的‘玩家’,虽然他们有经验、有热情,但大都受到身体素质的制约,很难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鉴于此,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已经和14个省市的相关单位进行了合作,在武术、技巧、体操、杂技等领域选拔潜在人才,目前已有1000多人通过了测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事实证明,武术、杂技从业者在投身滑板项目之后都显现出了极大的潜能。”范广升说。
  范广升介绍,目前已经组织不少武术、杂技从业者进行了两周的训练,他们学习、接受能力超过了一般的滑板爱好者,一些业余爱好者要学习一年多的动作他们很快就掌握了。
  范广升说:“目前距离东京奥运会滑板项目预选赛仅剩两年多的时间,希望通过全新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在拥有四块金牌的这一新增小项上有所作为。”

选材标准
  1、运动员基本要求。思想端正,政治觉悟高;年龄在13-18岁之间,有特别突出技能和潜力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热爱滑板运动;身体素质好,平衡性好,灵活敏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挑战。
  2、力量素质考核。通过半蹲、纵跳(双脚)、平板支撑测试运动员的下肢伸肌群最大力量、垂直向上跳跃时退步肌肉快速收缩的力量以及核心力量。
  3、灵敏协调素质考核。通过20米折返跑,测试运动员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
  4、耐力素质考核。通过12分钟跑、400米跑、30秒纵跳,测试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以及下肢伸缩耐力。
  5、柔韧素质考核。通过坐位体前屈、前后劈腿、左右劈腿,测试髋、背弯曲以及腘肌伸展的能力、两腿前后和左右的伸展能力。
  6、平衡能力考核。通过负重站盘蹲起,测试运动员的平衡控制能力、下肢稳定性、下肢肌肉耐力。
  7、滑感考核。通过20米往返滑行,测试运动员滑板滑行的平衡能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