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打响精准攻坚战攀登竞技新高峰

    在经历了一段跨越式发展后,中国田径站上更高起点,这比过去更需要以精准攻坚的方式在各方面继续取得新突破。11月27日,全国田径竞赛训练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于洪臣表示,接下来中国田径不仅要在继续攀登竞技新高峰的过程中,从“准、细、精”上下工夫,在其他方面也要通过精准攻坚谋求新突破,还要主动服务于国家的扶贫战略,发挥马拉松运动“精准扶贫”的社会功能。
    本次研讨会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研究和规划未来四年中国田径的发展方略,广泛征求新周期训练竞赛的改革意见,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扎实推进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工作,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司局、各省区市体育局田径项目管理中心以及国家队教练员和专家组的代表86人参加了会议。今后必须在准、细、精上下工夫,加强队伍管理,推动科技助力,这是借鉴了我国优势项目的经验,不论是跳水,还是乒乓球,最后都是落在“精”上,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在科技助力上下工夫,深入推动粗放型训练向集约化训练的转变。
    本次会议详细介绍了2018年至2021年田径项目发展规划草案以及备战、科技助力、竞赛、青训、马拉松等工作的规划草案,通报了新周期国家田径队教练员竞聘工作情况,并向教练员和专家组颁发了聘书,针对田径项目反兴奋剂工作进行了专题宣讲培训。
    结合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于洪臣还特别谈到,大家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比如马拉松运动的开展就可以在“精准扶贫”方面有担当、有作为,为此中国田径协会已对我国尚未脱贫的贫困县进行过针对性的统计调研。目前马拉松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截至今年10月,全国各地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已超过800场。我们可以通过精准的赛事设计,帮助他们引入消费人群,激活当地的体育、文化和旅游等相关产业,在需求产生以后进一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