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足球教练自我展示提高期盼美好时代
上周末,一则重磅消息引爆了中国足坛:中超传统强队山东鲁能泰山宣布不再和德籍名帅马加特续约,新赛季将启用李霄鹏出任球队主帅。
自1999年起,鲁能一直秉承“外教带队”的策略和思路,除了曾在2012年9月至11月和国产教练吴金贵有过短期合作外,一直是外籍教练统御球队。得益于近20年“请进来”的工作,鲁能泰山从“国内强队”一步步进阶为在洲际范围内都有一定竞争力、影响力的球队,为山东足球的发展、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鲁能做出了全新的选择,即致力于年轻国产教练的培养,正如鲁能在官方公告中所说,俱乐部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优秀本土年轻教练成长提供平台,为中国足球梦助力。
应该为鲁能的眼光、胸怀、担当点赞,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国内有勇气选择本土教练出任主帅的球队,还是少数。上赛季初,也不过只有辽足(马林)、建业(贾秀全)、恒丰智诚(黎兵)三家。赛季结束的时候,也只有亚泰(陈金刚)、申花(吴金贵)、建业(郭光琪)、辽足(肇俊哲)等几家。诚然,对比国外高水平教练,国产教练在能力、经验、带队成绩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但土生土长的国产教练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自己的球队、本国的对手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足球现象、规律有更透彻的把握——陈金刚之所以能在亚泰保级形势危急的情况下接手球队,力挽狂澜,吴金贵之所以能在与世界名帅博阿斯的足协杯两回合对话中占尽先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李霄鹏与在长春工作多年、早已将北国春城作为第二故乡的陈金刚以及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吴金贵一样,也有浓郁的本土情结。他曾是鲁能、山东足球的子弟兵,球员时代就是功勋战将。近些年,李霄鹏曾在鲁能管理层工作,对于球队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或许在执教水平、临场指挥方面,李霄鹏在新赛季还要交一些学费,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无论李霄鹏本人还是鲁能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亚冠联赛,J联赛强队浦和红宝石登顶成功,作为亚洲近邻,在祝贺对手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日本国内联赛的本土化进程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不只是球员的本土化,还有教练的本土化,带队夺冠的堀孝史就是1967年出生的日本中生代教练。而在韩国K联赛登顶亚冠的过程中,韩国本土教练也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经历了疯狂投资的狂飙突进时代,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不少中超、中甲俱乐部都已经回归理性,不少球队也已经将“本土化”列为球队的发展目标。但“本土化”不应该只停留在“球员本土化”,也应该包括“教练本土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教练之于一国足球发展的重要程度,甚至要高于球员。
在这方面,鲁能泰山无疑开了一个好头,我们也期待在2018赛季以及之后的国内职业足球赛场上,越来越多的国内教练可以获得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机会,让中国足球真正迎来国产教练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