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球”助力复兴“大武汉”足球发展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复兴大武汉的过程中,足球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从历史上看,武汉是中国足球重镇,但近年来,无论从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成绩还是足球基础、足球生态,社会上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为此,2012年武汉市率先启动了足球改革,在顶层设计、校园足球、足球青训、职业足球、社会足球、政策保障等方面全面提档升级,努力打造足球‘改革发展升级版’。”在接受由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委员会组织的“武汉城市足球改革发展专题采访团”集体采访时,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如是说。
郑斌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踢球时入选过各级国家队,退役后成为职业教练,但他没有将两个儿子送去自己供职的俱乐部梯队或俱乐部所在省市接受足球培训,而是把他们留在武汉。“我认为现阶段武汉的青训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孩子们在这踢球,我很放心。”郑斌说。
郑斌儿子所在的青训机构“武汉尚文青训”,是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下,由武汉市足协与武汉尚文之星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青训项目,该项目依托武汉市足协已经搭建完成的“校、区、市”三级青训体系,在市政府、市体育局及市教育局的通力支持下,以体教结合为核心,完善潜质球员的再次选拔,吸纳市级足球尖子组建选拔队、梯队,通过免费培训、出国培训等,夯实武汉足球青训基础。
武汉市足协秘书长付翔介绍,目前该青训机构已经培训了1000多名当地足球苗子,每年还会从优秀球员中选拔25名精英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青训中心,接受为期5年的专业培训,目前在西班牙接受培训的已达63人。
除了在青训方面采用政企合作、协企合作的方式,在社会足球领域武汉市的步子迈得也很大。通过与武汉汉为体育投资管理公司的合作,武汉市城市足球联赛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已经成为武汉地区唯一的官方业余联赛。同时武汉汉为体育投资公司还利用自己在场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为武汉业余足球俱乐部、公共足球场设计、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职业足球领域,武汉市足协创造性地提出“协企校合作”的模式,打造了武汉车都江大女足俱乐部,其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足协提供技术保障,江汉大学将全队纳为学校学生,解决了国内女足运动员普遍存在的出路不畅问题。通过一年的发展,该队伍已成功冲上女超,提前一年实现了俱乐部目标。
“足球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全社会都动起来,发挥各家的优势,消减各家的短板,共同为足球发展贡献力量,这样我们武汉足球、中国足球将大有希望。”王沈顺说,“之前中国足协提出了‘大足球观’,我想这一提法在武汉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我们敞开胸怀,主动与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合作,营造‘人人参与足球、人人支持足球’的良好局面。”
诚然,武汉足球改革取得的成果,因其足球底蕴、足球环境、发展阶段、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可复制性,但武汉足球改革的方式、方法、胸怀、气度,值得所有身处足球改革、社会改革洪流中的人们学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