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国家队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集结
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4个奥运项目的国家队上周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集结,标志着这4个奥运项目东京奥运会的备战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4支国家队是在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以及各机构的通力合作下,由北京体育大学牵头组建,分别于1月5日和12日在北京体育大学正式成立。参与本次集训的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4个奥运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均由跨界跨项选材的方式产生。其中,跨界运动员主要来自杂技、武术等行业,跨项运动员主要来自游泳、帆板、BMX竞速等与极限运动高度相关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国家集训队还吸纳了目前国内从事极限项目的部分优秀运动员。
教练团队采取中外联合组队的形式进行,4个项目的中方教练均是我国极限运动项目的业界翘楚,分别是王洪斌(冲浪)、贺楚勋(滑板)、闫一、芮戈冽(小轮车)和索朗嘉措(攀岩);同时聘请了4位国际各自领域内的顶尖教练员,主要有来自法国的让·米切尔(攀岩)、俄罗斯的弗拉迪斯拉夫(小轮车)、阿列克谢(滑板)和澳大利亚的艾德里安(冲浪)。
按照计划,小轮车、滑板项目运动员的集训第一周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体能基础训练和身体功能、机能的测试工作,之后奔赴专业训练基地(北京大兴)进行系统训练。中国极限运动国家集训队攀岩、冲浪项目队员按照计划在第一周的身体素质综合训练后,将分别赶赴西藏林芝和海南陵水、万宁展开系统化的专项训练。
为保障训练质量、提升训练效果,北京体育大学充分发挥了教、科、竞、训一体化的优势,整合竞技体育备战科研保障资源为极限运动国家集训队保驾护航,组建了包括体能师、科技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师在内的复合型体能科研团队。为培养高水平极限运动员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支撑,为奥运备战提供了全面的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