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燕呕心沥血 只为培养更多的神枪手

  10.8环、10.7环……

  这是2017年全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的赛场,山西代表队临汾籍的运动员赵若竹气定神闲地“拿捏”着自己的比赛节奏,向自己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发起冲击。

  在赵若竹身后的看台上,她的启蒙教练郭小燕眉头紧锁,双手合十放在胸口,紧张地望着自己的弟子,等待最后一枪的发射。

  9.9环!郭小燕摇了摇头,她对弟子赵若竹最后一枪的发挥明显不是很满意。几秒钟后,现场播出赵若竹夺冠的消息,郭小燕难掩内心的自豪和骄傲。这是从山西临汾走出来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

  与射击项目打了33年的交道,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标准化配置,从零队员到全运会冠军,这一路经历的坎坷只有郭小燕自己清楚,射击是她的梦想,也是她一生所追求的事业。

  郭小燕1971年出生于山西长治,射击高级教练,现任临汾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1991年,郭小燕退役后,受原临汾地区体委邀请聘任担任射击教练。提及当年的情景,虽时隔20多年,仍记忆犹新。

  没有队员、没有场地、没有比赛枪弹,连住宿也都是在简陋的值班室,临汾市射击项目在省比赛中甚至没有拿过积分,根本没有任何底子。面对一无所有的窘境,郭小燕坚持留了下来,“条件再苦,也要把射击项目搞好,因为喜欢。”

  没有队员,她就亲自奔波于各县区选材;没有枪弹,她便四处托关系借用比赛枪弹;没有场地,便带着队员奔波于其他地市借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临汾市射击队成绩迅速提高,第一次带队参加比赛,便取得一枚铜牌。这给了郭小燕很大的动力,在随后几年里,射击队每年都有金牌入账,银牌和铜牌更是数不胜数。

  没有靶场,严重制约了射击队的训练和比赛成绩。为了能拥有自己的靶场,又要保障训练的安全,郭小燕就将城南郊区部队一座废弃的仓库改造成简易的靶场。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依然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射击运动员,其中,宋宜薛,国家级健将运动员,2005年获得全国射击锦标赛第三名;张琪,国家级健将运动员,2008年获得全国射击锦标赛冠军……一个个射击苗子崭露头角,在全省和全国各大赛事中争金夺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3年,临汾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成立,这是山西省第一个地市级运动管理中心,同时还成立了“山西省射击飞碟项目训练基地”,由山西省政府批复,将承办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击飞碟比赛。这对地方体育发展以至射击项目的全面推广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为响应国家“体教结合”的号召,郭小燕又开创了“射击射箭运动项目进校园”的先河,在临汾市一批重点学校安装了技术先进的电子激光靶,开设了“校园射击培训班”,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又为山西省及临汾市射击项目后备人才的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射击已经成为临汾体育的一张名片,郭小燕依然有着自己的梦想。“全运会冠军是我的第一个梦想,我的队员能获得亚运会、奥运会冠军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