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角逐总决赛的广厦男篮依旧在交学费

  在4月17日进行的CBA总决赛第二场比赛中,广厦男篮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面对经验更为丰富的辽宁本钢,首次角逐总决赛的广厦将士,依旧在为“总决赛”交学费。

  距离48分钟常规时间终场哨响还有8分钟,坐镇广厦体育馆的主队依旧以8分优势领先,在总决赛这样级别的赛场上,如此时间余额,如此分差,几乎已经手握八成取胜把握。但辽宁本钢小外援哈德森终场前的两记超高难度的关键三分,将比赛拖进了加时赛。加时5分钟,广厦得9分,本钢得14分,比赛最终以辽宁本钢客场121比116取胜告终,总决赛大比分被改写为2比0。

  常规时间最后8分钟和加时赛5分钟,与之前40分钟的比赛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广厦主力内线苏若禹的回归,李春江的球队一改首场内线疲软的态势,全场抢下了比本钢还多一个的12个前场篮板球,更是将首场表现突出的本钢大外援巴斯的得分从28分压低到了17分。另一方面,广厦进攻核心福特森开场之后也手感颇佳,首节就进账20分,次节再添16分,打出了本赛季最好的半场比赛。加之全场贡献本赛季最高分32分的刘铮,几乎没有人怀疑广厦能够在系列赛第二场扳回一城。

  但下半场,更准确地说是最后一节,本钢凸显出了自己过去三个赛季两进总决赛的经验优势,不但哈德森在常规时间战罢突然爆发,刘志轩、贺天举、韩德君等人也都在加时赛有所贡献,而福特森则在上半场狂攻36分之后,第三节得1分,第四节得2分,加时赛0分。

  诚然,福特森得分锐减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责任,在辽宁队下半场有意加强了对这部“得分机器”针对性防守的情况下,福特森的队友们并没有给予核心足够的帮助,尤其是没能将福特森深陷重围后的传球转化为得分,与其说是福特森“高开低走”,还不如说是广厦全队应对能力不足、痛失好局。

  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广厦全场只有16次助攻,这说明球队大部分的成功得分都是建立在个人单打基础上,一旦主攻点命中率下降,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辽宁队全场22次助攻也不算多,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球队命中率一般,本场辽宁队共有9人得分,打球人多、更愿意分享球,应该是总决赛前两场后,辽宁领先广厦的最大杀手锏。

  2比0意味着辽宁队的一只手已经触碰到了冠军鼎,毕竟在CBA的历史上,系列赛2比0领先的球队全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0比2落后的广厦则被逼进了绝境,但既然能在第二场彰显出较之第一场明显的进步,谁敢说第三场、第四场的广厦不会给所有人带来惊喜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