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拼搏 举重老将吕小军的热爱与坚守

  “自己特别喜欢举重这个项目,练了快20年了,对举重非常有感情。对教练是师父那样的感情,和队友是兄弟一样,他们都像我的亲人,不愿意离开他们。”说起34岁还在坚守的原因,吕小军一点也不煽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奥运冠军有了,世界纪录破过好多回了,但吕小军对举重依然有追求。“级别更改对我还是有一定影响,打77的时候控2公斤左右的体重去比赛,比较舒服。现在升到81公斤级,体重有点涨不上去,也有点苦恼。”世锦赛夺冠破世界纪录后,吕小军回家待了10天,体重掉到了77公斤。“可能因为生活规律性没有在队里那么强,饭吃的不那么及时,就会这样。后面恐怕要加餐了,怕体重涨不上去。这次世锦赛比赛前两小时称体重,下午5点半比赛,3点半称重,中饭我还吃了不少呢,这样我都是参赛选手里最轻的。”
  涨体重,成了吕小军备战东京奥运会的重要内容,因为现在基本还是在用77公斤级的体重去打81公斤级,这不是长久之计,体重和实力同步增长,才能帮助他在未来继续立于不败之地。“我最好涨到84、85公斤,因为这样的体重里有很多水分,赛前很容易就下个2公斤,然后蒸一下桑拿,降到81公斤正好。这次世锦赛和我赛前预期的差不多,预测是375至380公斤之间可以夺冠,比赛给了自己一定信心,看到了继续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希望。但现在面临两大困难,一个是体重涨不上来,另一个是训练后的恢复没那么快了。”
  年龄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吕小军也非常诚实去面对。“今年训练上没恢复到最好,大概恢复到最好水平时的80%。比如今天上了大量的话,第二天就要缓一缓,但是第三天可能又可以冲一冲。恢复时间肯定比以前长了很多,但是通过自己的调控,比如训练前比其他人更早来拉伸和热身,训练后增加队医按摩放松的时间,放假也比别人更早开始恢复训练,这样就可以应付。”
  面对挑战,吕小军选择继续拼搏,国家举重队保障团队也在全力帮助他,运用科技助力等方式继续延长运动寿命。“之前几个奥运周期年轻、能扛,完全靠个人能力就完成好了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公寓一楼的医务室我从来没进过。但最近一年,基本每天都跑去按摩,随着年龄增大,我也得相信科学,包括科研团队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等,都帮助教练调控我的训练节奏,自己也受益其中。”(转自11月30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