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队不气馁“狠劲”实现触底反弹

  提起体操,更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潇洒的动作、柔美的姿态以及年轻运动员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实际上,体操和其他竞技项目一样,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努力,才能一点点逼近目标。中国体操队曾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会赛场上的“王牌之师”,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洛杉矶奥运会,李宁领衔的中国体操队就贡献了5金4银2铜,11枚奖牌,之后历届奥运会,中国体操队都有金牌进账,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创造了9金1银4铜,14枚奖牌的辉煌。2016年里约奥运会,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体操队陷入低谷,只取得了男、女团体两枚铜牌,是中国体操队征战奥运会的最差战绩。但在低谷中,中国体操队没有气馁,而是用“更狠”的训练方式、训练态度、比赛欲望、求胜决心,在2018年实现了触底反弹。
  过去走进位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体操训练馆,运动员、教练员大都以技术训练、成套训练为主,一堂训练课技术训练的比例在八成左右。现在,训练课往往以200米折返跑、蛙跳、屈体悬垂收腹、爬绳等体能训练项目开始,体能训练的比例大大提升。中国体操女队教练组组长王群策说:“以往我们能力训练很少,但通过近一段时间和美国体操界的深度沟通,体会到体操还有另一种练法,就是将能力、体能训练的比例提升到七成左右,从而强化运动员的绝对力量,这和过去我国体操的训练理念恰好相反。”
  增加体能训练的比例不但夯实了运动员的力量基础,关键也给运动员树立了“更狠”的训练态度、训练劲头。在去年多哈体操世锦赛站上平衡木最高领奖台的刘婷婷说:“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没有退路了,只有狠一点才能完成得更好。”鲜为人知的是,本届世锦赛之前,刘婷婷在进行自由操训练时弄伤胯部,严重影响了强项平衡木的训练,直到比赛前一周才开始成套练习。预赛阶段,刘婷婷只取得了第8名,涉险进入决赛,但在巨大的压力下,作为中国体操女队队长的刘婷婷还是上演了“预赛第八奇迹”,摘下了这块分量极重的金牌。上个月体操队的冠军登榜仪式,刘婷婷在感谢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付出的同时,也感谢了“够狠”的自己。
  相比于女队,中国体操男队的形势要好一些,多哈世锦赛,中国体操男队就赢下了包括团体、鞍马(肖若腾)、双杠(邹静园)等在内的三枚金牌。男团决赛中,中国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凭借团队的咬牙坚持、顽强拼搏,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队、日本队,时隔四年再次荣膺世界冠军,孙炜还因此登上了冠军荣誉榜。肖若腾在鞍马决赛中临时增加难度挑战自我,以“更狠”的方式拿下金牌。即便如此,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缪仲一更多强调的仍是困难,他说:“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形势仍旧十分严峻,全队不能有任何的骄傲和懈怠。今年冬训全队要坚持‘力、稳、难、新、美’的训练指导方针,坚持‘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的训练方向。”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8年,尤其是亚运会、体操世锦赛两项大赛,缪仲一说:“我为队员们的拼搏精神骄傲,我们可以面对任何艰难困苦,敢于亮剑。但体操作为打分记点项目,很多因素不能由运动员控制,不确定性很多,这是我们要承受的压力,当然也是体操项目的魅力之一。2019年,中国体操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好冬训基础,争取东京奥运会各小项满额参赛。”
  2016年里约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奥运会体操项目无金入账的中国体操队受到了不少质疑,但在距离东京奥运会愈发临近的当下,中国体操人励精图治、顽强拼搏,2018年取得了17项国际赛事54金、34银、31铜,奖牌总数119枚的历史最佳战绩。我们有理由期待,一年后的东京奥运会,更有“狠劲”的中国体操队能够带来更加精彩的表演,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转自1月1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