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并进学训双保证冬季训练为未来蓄力
国内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当下正在各地进行着冬训,为新赛季作体能储备和技战术演练。与此同时,国内俱乐部梯队和一些地方足协队伍,也在用冬训为未来蓄力。
作为足球梯队队员,在外冬训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训练固然重要,但文化课学习同样不能忽视。在重视梯队队员文化课学习这一点上,鲁能足校始终坚持“学训双保证”,让人印象深刻。
今年冬训,鲁能足校选择在广西北海和广东梅州进行冬训。冬训球队横跨8个年龄段,包括小学、初中、职业中专三个学段。为此,鲁能足校派出了18名教师进行跟队教学,其中多名教师需要进行多个年级、多个学科的授课任务。在广西北海,多名教师需要在两个基地中间来回奔波上课。每个基地指定教学负责人,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并与教练及时进行沟通,确保教学计划能够不打折扣的进行。训练之余,走进队员房间,不时会看见孩子捧着书阅读。
队员们有学习的需求,跟队伍教师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给队员补习的机会。在北海基地,每当晚上队员结束治疗以后,U19红队的6名队员就会聚集到基地2楼的一间教室,进行高中数学的补习。
据跟队教师于仕涛介绍,U19队的几名队员已经职业中专毕业。但是他们为了自己能够在职业足球之外多一条出路,参加了2018年11月份的高考报名。队员有学习需求,于仕涛正好教授数学课,训练之余就会进行补课。“多年的训练比赛,致使这些孩子的知识积累有限,但事在人为。仅就态度而言,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难能可贵。每当在学习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他们就非常开心。”于仕涛说。
其实,从建校之初,鲁能足校在冬训期间就一直安排文化课老师跟队上课。不只是冬训和赛会制比赛期间,学校会派出文化课老师跟队。在学校U16、U17队赴巴西长期培训期间,学校也派出两名教师进行文化教学和随队管理。按照鲁能足校的规划,今后的集训和比赛——国内3天以上、国外7天以上,必须要有教学老师跟队教学。
2018年,鲁能足校不但请来了新一任外籍总教练,在文化教学上也寻求变革,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文体并进”。2018年7月,鲁能足校与北京好未来智慧教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从软硬件设施、双师课堂、课程资源、师资培训等方面展开全面的合作。今年冬训期间,跟队教师利用平板、电脑连接好未来教育系统,实现了同步教学。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受益终生。鲁能足校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为球技精湛、素质全面的顶尖球员。要实现这一点,文体并进、学训双保证,是鲁能足校长期坚持的办学方针。(转自1月23日《中国体育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