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教育 增设趣味比赛 开展文体活动 国家队多措并举应对奥运延期综合影响
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全球体育赛事或推迟或取消。封闭训练、无赛可比,这些难免会让运动员产生心理波动。为此,各项目国家队各显其能,以增设队内赛事、加强思想教育、开展文体活动等方式,关注运动员、教练员心理健康,进行情绪疏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展望未来。近日,中国体育报记者采访了多个运动项目的国家队,探寻队伍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
女排:“换项训练”增添趣味
中国女排自2月初开始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封闭集训,教练组考虑长时间封闭训练且没有比赛,可能对队员的心理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疲劳,便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措施调节。总教练郎平在肯定队员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带来的长时间集训都有正确认识的同时,还表示她与教练组会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力度,通过“心灵鸡汤”等方式做好心理疏导。
教练组在训练中安排了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训练内容,同时给队员们“换项”训练,例如在第一阶段封闭集训期间,教练组带领队员利用好训练局的训练条件,安排了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项目,几乎把训练场馆走了个遍,希望通过“换项”训练,在提升运动员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同时,避免心理疲劳。队长朱婷表示,增加的游戏性质的训练内容消减了长期封闭训练带来的不利影响,给训练增添了更多趣味。教练组还在6月初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短暂放假调整,希望能够调整运动员身心疲劳。目前,队伍已重新集结。
体操:音乐熏陶释放压力
国家体操队近期组织了男、女队难新动作测验,队员们在冬训中打好了体能基础,发展了许多难新动作,接下来需要把这些动作逐步加入成套动作。“由于国际比赛没有启动,难新动作发展到成套有一个过程,队员们要克服恐惧心理。从1月开始,队伍封闭集训了近半年,运动员的心理难免出现波动与变化,随队的心理老师正在做心理疏导工作。”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叶振南告诉记者,队伍正在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干预,帮助队员实现思想情绪与心理压力的释放。
“教练员会同队员多沟通多交流,把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我们正在运用心理训练的小办法和小手段,如买一些小乐器尤其是打击乐类,或让队员们通过唱歌等方式,帮助他们将技术与体能训练,以及长期封闭训练带来的压力与思想情绪逐步释放。”叶振南说。
跆拳道空手道:主题教育坚定信念
中国跆拳道队、空手道队目前正在山西封闭集训。集训中,为了更好地调节队员情绪,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队伍先后组织全体人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和以“弘伟大精神,激备战斗志,添党旗风采”为主题的“七一”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两支队伍的运动员懂得为国争光是国家队使命所在、价值所在、追求所在,是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运动员要把日常训练备战比赛与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相结合,牢固树立“祖国至上,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面对东京奥运会延期,锁定目标,坚定信心,调整心态,适应变化,重新上路,心沉下来、静下来、定下来,心无旁骛地把心思集中到训练中,把问题解决在训练场上,重视体能训练,提高能征善战的本领。
两支队伍还举行了多次体能与身体机能测试,让运动员利用好东京奥运会延期和国际赛事“真空期”,不断加强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两队的运动员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训练备战、补强短板,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时刻准备着。
乒乓球:队内比赛激发活力
3月初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后,中国乒乓球队在澳门集训。目前,队员正在各省区市调整训练,7月中旬将在海南陵水重新集结。在之前长时间的集训中,队伍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并舒缓长期集训的心理压力,特别是5月后,每周都组织一次不同形式的队内比赛,激发队员活力。
“性别大战”让日常训练更有新鲜感,也更具挑战。男女队每周进行的对抗赛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教练组就会要求重新比赛,直至合格达标。训练中还创新训练手段,例如把两张球台并排放在一起,不仅加大了训练强度,也增加了训练趣味性。在体能训练方面,除了乒乓球有氧、耐力等专项体能训练外,还增加了游戏性体能训练。此外,队员们还参与拳击、跆拳道等项目,不仅获得了全新体验,还对乒乓球全身用力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女子橄榄球:观看电影放松心情
国家女子橄榄球队在海口、南京封闭集训期间,认真做好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面对长期封闭集训,队伍十分重视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情绪,利用多种活动做好队伍的心理情绪疏导工作。
队伍积极创新,通过登山、在海边及沙滩上运动等新的训练方式,让队员在做好训练的同时,在新环境里舒缓身心、放松心情。队伍还安排播放了多部不同类型的影片,如英式橄榄球电影《布莱顿奇迹》,训练之余还组织大家打扑克,通过这些活动放松身心。
射箭:趣味活动活跃氛围
封闭集训期间,国家射箭队在抓好体能训练、做好备战的同时,十分注重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疏导。国家射箭队中有专业的心理老师驻队,每周队伍会安排心理辅导课,教练、队员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向心理老师咨询。
集训期间,国家射箭队组织队伍观看了多部爱国主义影片,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起到了舒缓情绪的作用。同时,射箭队还与其他驻训队伍举办联谊活动,大家互相交流。比如举办登山拉练、吃西瓜比赛等。吃西瓜比赛十分有趣,采用淘汰赛制,五局三胜,吃得最快、最干净的队伍获胜,冠军队获得三个西瓜的奖励,所有参赛队各有一个西瓜的安慰奖,大家在一起做了一次欢乐的“吃瓜群众”。
举重:心理讲堂定期授课
国家举重队定期开办心理讲堂,由随队心理老师为运动员授课。心理讲堂围绕“运动员压力管理”的主题展开,帮助运动员了解面对压力的习惯、情绪,指导运动员如何缓解压力、接纳和管理不良情绪等。心理讲堂还教授运动员提高睡眠质量、帮助睡眠的放松方法,以及面对伤病带来的压力,如何预防伤病和伤病后的心理康复等内容。
课上队员们认真做笔记,并针对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同老师探讨。通过这一方式,运动员能更好地掌握日常调控情绪和心理的科学方法,及时缓解自身压力。心理讲堂定期授课,帮助运动员从心理上更平和地接受奥运延期带来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重新调整备战节奏,并确立科学备战挑战极限的信念与信心。
拳击:网络赛事带动训练
中国拳击队结束了3月东京奥运会亚大资格赛后,不同的人员先后在海南、新疆展开封闭集训,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队员纷纷表示,作为国家队一员,一定会珍惜为国争光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备战时间,自律、自觉、自省,脚踏实地,搞好训练,力争在东京奥运会上实现新突破。
封闭集训期间,中国拳击队先后在海南、新疆等地组织了没有现场观众,可通过网络直播的队内对抗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赛事组织各环节参照标准赛事规范执行,为封闭训练创设了比赛情境,将“以赛带练,以赛促练,赛中有练,练中有赛,赛练结合”落到实处,既调整了队伍的训练节奏,较好地检验了封闭训练效果,活跃了训练氛围,又向社会传递了运动员直面挑战、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帆船帆板:心理咨询积极应对
疫情给国家帆船帆板队全体人员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为了调节运动员的紧张状态,缓解压力,队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运动员树立战“疫”信心。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及时了解运动员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针对运动员不同的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其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如想象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训练、睡眠指导等。
队伍还组织了一系列文娱活动,丰富和调节队内生活,既有利于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又有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组织“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歌唱祖国”比赛、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团体足球活动、沙滩娱乐活动、参观湿地公园等,全方位为队员放松心理。
在保持训练水平方面,国家队利用各省队在海口训练的契机,牵头组织全国帆船大合练,通过比赛保持运动员的比赛紧张状态,维持自信心,还使运动员转移对疫情的关注,达到释放和缓解压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