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象网络奥赛为青年棋手搭建舞台

  首届世界国际象棋网络奥林匹克团体赛于8月30日进入到最后的决赛阶段。在各个台次都没有明显短板的俄罗斯队和印度队成为了决赛舞台上的主角。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奥赛,本次网络奥赛特意为青少年选手搭建了比赛舞台,为他们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这也使本届奥赛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象棋后备力量的一次大检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举行的第44届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被迫推迟到了明年。于是国际棋联利用今年夏天的赛事空档期创新性地推出了首届世界国际象棋网络奥林匹克团体赛。本次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163支队伍参赛,成为当下参赛覆盖面最高的世界高水平赛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国际象棋运动的新高潮。
  为了给青少年棋手创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更全面地呈现各个会员协会的国际象棋发展状况和水平,国际棋联在设计网络赛事时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创新。不同于传统奥赛公开组和女子组分别进行比赛,网络奥赛采用混合团体赛的形式,同时增设青年公开台次和青年女子台次,包括替补棋手在内,每队最多可报12名棋手。中国队是第43届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公开团体冠军和女子团体冠军以及综合成绩第一名的获得者,而且在今年稍早时候进行的国家杯国际象棋网络团体赛中,中国队也是获得了冠军。从首届网络奥赛的报名情况来看,中国队的平均快棋等级分仅次于俄罗斯队,排名所有队伍的第二位。因此在首届网络奥赛中,中国队自然被各方面寄予了厚望。不过与各支传统强队相比,中国队在青年台次上并无优势可言,客观来说,青年台次甚至是相对的短板。这一点在面对实力并不突出的对手时暴露得并不明显,不过在小组赛前八轮的比赛中青年台次依然成为主要的失分点。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对阵印度队时,中国队在两个青年台次丢了两分。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出线后,中国队在首轮淘汰赛中两度战平乌克兰队。随后的突然死亡加赛中,系统偏偏抽中了青年公开台次,最终中国队在加赛中落败,没能更进一步。
  在随后的八强战中,印度队淘汰亚美尼亚队,波兰队通过加赛险胜阿塞拜疆队,俄罗斯队一胜一平淘汰匈牙利队,美国队淘汰乌克兰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队和亚美尼亚队的比赛出现了意外情况,在首回合青年公开台次的比赛中亚美尼亚队马尔蒂罗西扬因为网络对局出现断线导致超时告负。在半决赛中,印度队通过加赛淘汰了波兰队,俄罗斯队一胜一平淘汰了美国队。
  首届网络奥赛对广大参与者尤其是青少年参与者的积极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尤其是从登上决赛舞台的这两支队伍来看,青少年棋手的整体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网络奥赛采用的是快棋赛制,因此报名名单上显示的都是棋手的快棋等级分。然而对广大青少年棋手来说,他们的比赛机会本来就比较有限,高水平的正式的快棋赛事更是屈指可数了,因此快棋等级分往往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以对阵中国队时印度队上场的两位青年棋手为例,普拉格纳南达和德穆克什的快棋等级分都只有1700多分。可是这两位只有15岁的小将其实都已经具备了准一线成年棋手的水平,普拉格纳南达的慢棋等级分已经高达2608分,女棋手德穆克什的慢棋等级分也突破了2300分大关。印度队青年公开台次的另一位棋手是今年16岁的尼哈尔·萨林,他的慢棋等级分已经达到2620分。俄罗斯的青年公开台次则由快棋等级分为2629分、慢棋等级分高达2681分的埃斯彭科领衔,青年女子台次则由世青赛冠军舒瓦洛娃坐镇。正是由于青年台次没有明显短板,这两支老牌劲旅携手登上了决赛的舞台。(转自8月31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