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综述之全华班对决打破格局 国手新星各有精彩

  2019-2020中国男排超级联赛重启后,全部13支队伍均使用全华班阵容。这样的变化,加速了各队之间的竞争,改变了延续7个赛季的“京沪争霸”格局。而全华班的对决,比赛的激烈与精彩程度并没有降低,反而让本土球员有了更多的机会走上前台,老将“宝刀未老”,国手大放异彩,新人不断涌现。
  全华班对决的联赛,在赛前所有球队都意识到竞争激烈,也会预测延续多年的传统格局会被打破,赛前京沪两强都制定了小组出线的目标。而经过两周的角逐后,8月31日,当上海金色年华男排和江苏南京广电猫猫男排站在了决赛场两边,延续了7个赛季的“京沪争霸”格局被打破时,还是令人感叹。
  连续多个赛季引进外援的上海男排与北京男排,加上国手的助阵,整体实力都高出其他队伍一筹。失去外援后,两强的实力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即使最终夺冠的上海男排,也是一路磕磕绊绊,八强赛曾0比3不敌江苏男排。外援缺阵影响最大的是北京男排,二传、自由人位置成为球队的短板,尽管江川、刘力宾“双子星”拼尽全力,但球队仍然无缘四强。
  老中青结合、年龄队伍结构合理的江苏男排,在上赛季获得联赛第三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也创造了9年来联赛的最佳战绩。
  上赛季联赛第四名的山东男排,一直以来都是全华班作战,这一次他们也再前进一名,获得联赛季军,4年后再登联赛领奖台。
  从2018-2019赛季的第七名到刚刚结束的2019-2020赛季的第四名,以年轻人当家的浙江体彩男排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主教练吴胜的指导下,他们创造了15年来的联赛最佳成绩。
  没有外援参赛的联赛,国手自然成为主角。他们也通过比赛,证明了自己配得上“国手”的身份。
  上海男排能够连续第六次捧起联赛冠军,戴卿尧、张哲嘉、陈龙海、童嘉骅四大国手居功至伟。
  江苏男排时隔9年再次闯入联赛决赛,离不开国家队二传于垚辰的组织、调配。他的传球让张晨、刘向东、俞元泰三大攻击点能够有效发挥。
  从日本留洋归来的主攻季道帅,发球成为山东男排的涨分强轮。浙江男排能够闯入四强,“小太阳”张景胤功不可没,作为队伍里唯一的一位国手,本赛季联赛他共斩获127分。
  北京男排9个赛季以来首次无缘四强,但是作为中国男排的“一哥”,接应江川还是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全部比赛,江川在参加的26局比赛中拿到139分,是所有运动员中得分最高的。
  回顾重启后的这届联赛,江苏和河南男排八强战两次交手激战五局,同为35岁的张晨和崔建军“隔网相对”的画面一定是最经典的画面之一。两位老将都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都是球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坚守和坚持令人感动。
  此外由于全运会临近,王春林、赵沐頔、杨亚宁等一批“80后”老将回归,为了队伍的需要,他们脱下教练服,重新踏上了赛场。
  这届联赛外援的缺席,给了很多年轻球员施展技艺的机会。在这次联赛重启前,即使是专业的排球迷,对于武弸智、翟德军、张冠华等球员都知之甚少。然而,当本届联赛结束后,外界对于他们进入新一届中国男排的呼声很高。(转自9月4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