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项目发展基础 后备人才基地为羽毛球少年成长铺路

  2020年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羽毛球比赛总决赛12月上旬在安徽省淮北市举行,这是中国羽协本年度首次主办全国青少年羽毛球赛事,比赛汇集了30个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的羽毛球少年精英。
  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是全国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平台,其前身是1987年国家体委命名的全国羽毛球单项学校,当时全国只有4所。从本世纪初,中国羽协开始在全国指导建设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共有40个。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有着严格的标准,涉及教练人员配备、学生规模、人才输送等6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培养羽毛球人才,每年中国羽协都会举办全国后备人才基地羽毛球比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今年中国羽协更改了全国后备人才基地比赛的举办模式,没有再进行南北方分区赛,而是直接进行了总决赛,并采取封闭、空场的形式进行。这次比赛一共分为9岁、10岁、11岁三个年龄组,共设10枚金牌,湖南成为最大赢家,湖南的两家后备人才基地共斩获6金,其中邵阳体校独揽4金,益阳羽校赢得2金。
  邵阳体校这次一共派出了16名队员参赛,在9岁女单、9岁女双、10岁女单、10岁女双等项目上都获得金牌。谈及取得的出色成绩,邵阳体校副校长兼邵阳羽毛球学校校长强勇表示,这来自于各方的努力,得益于学校的重视、教练和队员的认真训练。不过他认为,现阶段要引导队员正确对待比赛成绩,他们年龄很小,不能因为一次成绩好就沾沾自喜。
  邵阳体校2007年成为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羽毛球人才,但每次选材都是拉网式进行。“我们在最初看的时候有上千人,从集中测试到集中试训再到最后能留下来在基地训练的可能只有几个人。”当羽毛球教练20多年,强勇将后备人才基地的工作形容为“奠基和铺路”。“基地成为发现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基层工作的宗旨就是为国家羽毛球队输送运动员,为国家培养人才。”
  参加这次全国后备人才基地比赛的9至11岁的运动员大多数都是从5、6岁开始接触羽毛球。“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都是打基础的,比赛更多的是考察队员的基本功,包括场上的步伐、跑动能力、技术细腻程度、多拍能力等,基本功扎实成绩才会更好。”益阳羽校副校长兼教练员吴靓说。这次比赛益阳羽校有13名队员参赛,拿到11岁组男单和女双两枚金牌。
  受疫情影响,对这群羽毛球少年来说,本次比赛是他们在今年参加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赛,无论成绩如何对他们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从4月底开始集中训练,这是今年第一次打全国比赛,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比赛机会。”吴靓说。(转自12月11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