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严格”保武术赛场公平公正
5月24日至30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武术散打资格赛在漯河举行。距本次比赛最近的一次全国性武术散打赛事,是2019年的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受疫情影响,各地方队经历了近两年的漫长备战期。如今战火重燃,赛场上296名散打运动员牟足劲顽强拼搏,只为跻身全运会决赛圈。为保障散打资格赛公平公正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赛前做了大量组织培训工作,提出了“六个严格”制度,对裁判的管理也更加完善完备。
武术是打分计点项目,裁判员秉公执裁至关重要。在裁判员管理方面,武术中心提出了“六个严格”,即严格省市推荐制度、严格凡用必考制度、严格上场抽签制度、严格执裁回避制度、严格赛区管理制度、严格执裁监督制度,对裁判员执裁行为做到“全记录、可追溯、严惩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只有不断完善赛事制度堵塞漏洞,让执裁判罚透明化,营造好风清气正的赛事氛围,才能让运动员安心比好赛,放心比好赛,也有利于武术散打运动走得更远更稳。
据悉,为了尽量减少运动队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对裁判员、裁判判罚的争议,武术中心对裁判的管理选派作了调整。现在赛前选派裁判由各参赛队所在省市推荐,然后武术中心对各省市推荐的裁判进行培训考核。每场比赛前,本场执裁裁判都由参赛队伍抽签决定,与队伍来自同一地的裁判需要回避同场执裁。一场比赛开始前,当有裁判“遭遇”老乡队伍时,会起身离开裁判席,换其他裁判上场。在赛区,为尽量避免因打分造成争议,每个边裁后面都有摄像记录,方便对裁判员执裁行为进行追溯、监督。
此次赛事的副裁判长叶伟说:“抓好赛风赛纪工作,也是对武术入奥和中华武术走出去以及武术项目的改革发展做贡献。一个项目只有具有良好的赛风赛纪,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才有可能被国际奥委会所接纳。本次比赛,武术中心推出的这些举措,都是为武术的长远发展打基础。”(转自5月27日《中国体育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