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接棒再出发——中国手球运动砥砺前行五十年纪念会追忆往昔

手球是一种综合篮球和足球特点而发展起来的用手打球、以球攻入对方球门得分的球类运动,逐渐受到国内青少年欢迎。从“奔跑吧·少年”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俱乐部)手球联赛的火爆,到手球项目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引发了观赛热潮,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这项运动的魅力。在青少年接棒手球再出发的当下,为了赓续传承中国手球的优良传统,推动为中国手球复兴努力创新探索,11月15日,中国手球运动砥砺前行50年纪念会在广州举行。

自1968年以后,我国手球运动中断多年。1973年10月,原国家体委在广西南宁举行了全国七人制手球邀请赛,这是手球运动发展中断后的首次全国性赛事。至此,我国手球运动发展再度出发。这一恢复,中国手球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和突破。这离不开一代代手球人的贡献。薪火相传五十载,砥砺奋进再出发。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手球协会主席王涛,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原主任、中国手球协会原主席胡建国,山西省体育局原副局长、中国手球协会原副主席、国家女子手球队原教练杨凤楼,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手球协会(总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纪念会。

在发言中,广东省手球协会主席姚苏捷表示,回顾历史,缅怀老一辈奠基人,要传承优秀品质,突破传统,借鉴先进理念。老一辈运动员代表、1982年中国男手亚运会冠军队主力射手金百炼和1984年中国女手奥运会季军队成员王琳炜也通过视频表示,中国手球一代代人努力塑造了优秀的作风,希望中国手球能借此再创辉煌。胡建国用寄言的形式谈到了50年来手球人艰苦奋斗的历程。他勉励中国手球大力开展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活动专门举行了传承仪式,杨凤楼将汇聚了中国手球梦想的信仰之球交给2008年奥运中国手球选手、广东省手球协会秘书长张耿,张耿则将球交给了手球少年代表刘子骞。青少年手球运动员表示,正是有老一辈手球人的智慧、勇气和他们的无私奉献,为中国手球开辟了一条光辉灿烂之路。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中国手球在追梦的路上,才毫无畏惧,奋勇前进。

授牌仪式上,王涛和胡建国分别为1973年进入手球队的高敏、单飞、郑义、陈应芳、张巧云、陈广兰、李翠琴、张革新、徐彪、陈静、王道兰、张爱云等老一辈运动员授予纪念牌。

本次纪念会由中国手球协会主办,广东省手球协会承办,中国香港手球总会、中手协(北京)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协办。(转自11月21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