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实施“四全”模式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让农村孩子“挺直脊梁”
为弥补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短板、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倡导“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提升学生及家长对脊柱侧弯关注程度,降低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减少农村因病返贫情况发生,江苏宿迁今年开展了针对农村青少年开展的脊柱健康关爱行动。
“相较于城镇,农村在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上稍显不足。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对脊柱健康存在认识不足、不重视的情况,容易产生严重后果。”江苏省宿迁市体育局局长陈恒说。
启动脊柱健康关爱行动
陈恒介绍,宿迁市体育局实施“四全”关爱模式,即全流程、全方位、全社会、全要素,用改革办法破解民生难题,打造了全国领先的农村青少年脊柱健康提升 “宿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首次将筛查、评估、干预、科普、推广、研究纳入全流程,形成完整闭环。
“这次活动前期进行免费筛查,此后为需要的学生组织运动康复公益夏令营,开展脊柱健康——快乐体操项目推广,围绕青少年健康干预、学生体质提升等主题邀请专家进行线上及线下科普讲座。同时,邀请专家针对宿迁市青少年脊柱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各区、学校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及干预因素等数据,评估运动改善脊柱侧弯效果,为全市青少年脊柱健康提供专业、科学、权威的意见建议,减少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为市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陈恒说,“‘筛查+评估’‘干预+科学’‘推广+研究’是这次脊柱健康关爱行动的特点。”
学生闫潼轩今年8月参加了市体育局举办的脊柱健康公益夏令营。妈妈华鹏说:“我们之前在筛查和复查的时候已经被查出有脊柱侧弯,并接受了两次免费的物理康复。夏令营期间,体育局安排了专家系统地教我们怎么进行姿态调整、运动干预,还学习了德国施罗特脊柱侧弯矫正动作。”
华鹏说,她和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对矫正动作的易错点、难点有清晰的认识。不仅如此,通过和孩子一起的学习、互动,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参与到各项活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现在体育局还安排专家定期回访,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夏令营结束后孩子在家自己锻炼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和孩子的督促。我觉得这次夏令营不仅仅让孩子得到了专业的脊柱健康指导,也让我学习到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更好地保护脊柱。”
陈恒说:“青少年脊柱健康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希望将脊柱健康关爱行动坚持下去,未来几年将筛查范围扩展至周围城镇,进行纵向分析。”
“快乐体操进校园”助力改善体态
关注脊柱健康,提前预防很重要。在宿迁,通过快乐体操进校园方式,提高各幼儿园体育教师体操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水平,提高幼年儿童对快乐体操的喜欢程度。宿迁体育局联合宿迁教育局、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工作办公室选取5所幼儿园作为试点。
蓝天苑幼儿园大二二班班主任陈文慧认为,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的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开展体操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准备、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准备等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说:“在跟随快乐体操教练学习、给幼儿进行动作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有些不起眼的动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体操耐力动作训练能使孩子们变得顽强勇敢、有毅力;爆发力动作训练能使肌体得到增强和锻炼;协调性动作训练能使身体机能更全面发展。”
陈文慧认为,每一堂课不仅仅是对孩子体质健康的提升,也是一次“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为了舒服,我平时会不自觉地跷二郎腿、懒人坐,现在会有意识地控制尽量不去做这些动作,慢慢发现自己的腰不像以前经常发酸了,现在我们每次上课,都是两个老师、一个保育阿姨和一群孩子一起锻炼,共享快乐体操带来的快乐和健康的身体。”
不仅如此,家庭的重视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运动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左智博因为平时写作业看书姿势不正确被查出后背不正,爸爸左伟强当时还没太当回事,后来学校在家长群里发了很多关于脊柱健康的专家科普讲座,提醒学生家长一定要抽时间看一下,看了讲座之后,他才知道这是脊柱侧弯,不注意的话对孩子影响会越来越大。他说:“我觉得姿态矫正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我每天都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做一些纠正侧弯的动作,周末还会带他到小区旁边的体育公园踢踢足球。家长是教育的纽带,只有政府、学校和家庭齐心协力,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转自12月13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