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小青龙 舞进校园

全国各地都有舞龙的传统,人们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在嘉定老城区西北面的菊园新区,舞动着一条轻巧欢快的小青龙,这就是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项目——小青龙舞龙会。

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便会举行舞龙会,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当地的伏龙庵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舞龙人会带着小青龙进入各家的客堂,为家家户户送去吉祥。舞龙的时间多以晚上为主,据记载,元宵夜,街巷张灯结彩,龙灯游街穿巷,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小青龙舞龙会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正月二十前结束。舞龙会结束后,人们将小青龙放回伏龙庵,待第二年的舞龙会。

小青龙在中国众多的龙灯中属于小龙,纯手工制作,扎龙是技艺传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骨架由竹篾制成,全长约10米,共分9节,其中7节龙身,龙头、龙尾各1节。小青龙体型较小,轻巧灵活,便于变幻出不同的造型,常见的动作主要有:头尾齐钻、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在表演时,除了有9名舞龙人外,通常还有6名锣鼓队人员随行,其中1人在前面用花球引龙,其余人员在一旁击鼓、吹唢呐、敲金锣、击钹助兴。

奚松林是现在小青龙舞龙会的传承人,他是跟随师父肖金华学会的扎龙、舞龙。如今,年过古稀的奚松林将传统的小青龙舞龙会流程技艺和习俗都传承了下来,并不断研究扎龙工艺的改进工作,他设计的龙灯尤其栩栩如生,受到人们的一致喜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嘉定人,奚松林对扎龙、舞龙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希望将小青龙舞龙会这一民间习俗再次发扬光大。

2009年5月,小青龙舞龙会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青龙舞龙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时机。奚松林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项目的宣传和保护,不断推动舞龙会走进社区、走入校园。他亲自为居民和师生们讲解、示范舞龙技巧,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自2019年3月开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邀请奚松林为大学生们授课,每学期32课时的选修课和“小青龙舞龙会”社团的成立都为这项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转自9月1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