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让体育多元让劳动有趣

  推独轮车、搬砖、剪羊毛……这并不是工地或农场的劳动场景,而是日前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一小学举行的“劳动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全员运动会”的现场。
  沙河第一小学副校长王红霞对记者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学校的孩子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都不扶”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传承中华民族的劳动美德,学校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指导下开展了劳动与体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劳动妈妈会,探索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效能。”

  “劳动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全员运动会”上,记者看到了学生们抬水过障碍接力的比赛,还有模拟“推拖拉机跑”较量,甚至还有用胶带包装纸箱,然后用绳索进行捆扎的比赛内容。不少在现场观战的家长都表示,孩子们捆得比自己都好。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对记者说:“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劳动体能的塑造和劳动兴趣的培养。手推车、碰碰车、踩尾巴、滚轮胎等项目,就是为了塑造、锻炼、培养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为参与各项劳动做准备。另外根据孩子们大都劳动意愿不强的特点,还通过体育课、全员运动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游戏,让孩子们对劳动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看孩子们的笑容,就知道他们乐在其中。”
  在校园里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兴趣只是第一步,更需要学校和家庭配合,让孩子将劳动习惯延续到家里。为此,沙河第一小学创立了“劳动妈妈会”,每周五都有学生家长志愿来校教授孩子们劳动技能,一起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周六在家和孩子们一起劳动。该校四年级七班学生杨尚的妈妈刘夏说:“通过一段时间劳动妈妈会的实践,孩子动手能力强了,在家也会主动帮家长干活,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毛振明说,上世纪50年代,为了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曾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督促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多参加劳动、国防项目,从事体育锻炼,提升健康水平、保家卫国,如今“劳卫制”已经发展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尽管时代在发展,但好的传统不能丢。无论对青少年全面发展还是培养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意识都大有裨益,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主动着眼于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元功能价值,通过体育劳动项目、游戏的设计,让劳动更有趣,更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毛振明表示。
  尽管开展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实践还不长,王红霞和家长们已经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她说:“一开始孩子们很难掌握劳动技能,挑水经常把肩膀磨破,水洒得满身都是,更不要提捆纸箱、剪羊毛等复杂的劳动内容,但通过游戏的渗透以及家长的配合,如今的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勇敢坚毅、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也慢慢彰显。现在孩子们不但人人努力当‘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健体之星’,还以成为‘劳卫之星’为荣,我们也坚信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转自7月9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