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编之中国田协——坚持基础大项战略定位 为田径项目崛起筑牢人才基础

近年来,中国田径协会高度重视青少年田径工作,从顶层设计到体系构建,从平台搭建到机制健全,全方位开展工作,为田径项目的崛起筑牢人才基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在理念引领方面,中国田径协会以“大田径”理念指导后备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大项,中国田径不仅要发展自身“走、跑、跳、投”项目,还肩负着为其他项目输送人才的重任。协会在政治、体育、文化维度构筑“大田径”格局,坚持举国与开放办田径,制定青少年普及与提高计划、“1485”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等,探索体教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三级训练网络是协会的重要举措。基础训练网络依托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等;初级专项训练网络以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为支撑;专项训练网络则以国少队等为依托。巴黎奥运会周期,协会评选出158个国家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还组建了多支国少、国青队。今年协会将继续深化与省市的合作,探索“集中+分散”模式的青少年集训队。

在平台搭建方面,协会精心打造了四个工作平台。训练营平台坚持“精英培养”,建立三级训练营体系,以“训练营+赛事+培训”模式提升青训教练水平,每年吸引近1000名青少年参与,发现近100名苗子。赛事平台秉持“以赛促训”,构建“金字塔”式全国五级竞赛体系,每年举办60余场青少年赛事,4万余人次参赛。教练员培训平台按照“普及、提高、骨干”思路推进体系建设,4年培训1.6万余人,促进了田径项目的普及,上周期培训了700余人次青训教练,培养了100余名优秀教练,并为骨干教练提供随国家队集训学习机会。国际交流平台坚持“走出去”,2023至2024年组队参加8场国际赛事,2024年世青赛取得4金4银3铜的近20年最佳成绩。

在管理机制方面,协会建立健全五个机制。包括与省市联动培养机制,统一理念凝聚力量;专家督导机制,发现解决训练问题;统一教学训练机制,以大纲为核心统一标准;重点苗子追踪机制,多方面跟踪评估;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机制,评估并支持优秀单位。

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中国田径协会将以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为契机,强化系统观念,学习经验,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10年中,全力以赴做好青少年田径工作,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推动田径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蓬勃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转自4月17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