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赛事点燃青少年冰雪运动热情
随着冰雪季脚步临近,一个个青少年冰雪赛事接连上演,冰雪少年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技艺。青少年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多元化赛事体系不断完善。不同项目、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的赛事,为各类青少年选手提供了合适的成长平台,正成为培育冰雪运动新生力量的沃土。
青少年冰雪赛事遍地绽放
随着发令声响,选手们在室内滑雪场如疾风般飞驰而下,在旗门间灵活转向、精准加速,展现出娴熟的滑雪技巧。“参加比赛可以跟其他不同省份的运动员比拼,学习他们的优点,让自己进步得更快。”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热雪奇迹滑雪公开赛河北正定站的比赛中,来自北京的参赛小选手王嘉麟收获满满。这场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10余名单双板青少年选手齐聚雪场,展开速度与技巧的较量。热雪奇迹全国滑雪公开赛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吸引数千名滑雪爱好者参与,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城市、多年龄段的赛事体系。
与此同时,在福建厦门,“奔跑吧·少年”2025年福建省首届青少年滑雪公开赛在厦门的室内滑雪场收官。这是福建省首次举办全省性青少年滑雪竞技盛会,比赛设置了高山滑雪大回转与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两大类别,按年龄细分三个组别,赛事不仅为福建省青少年滑雪爱好者搭建了专业竞技平台,更彰显了福建省冰雪运动发展的蓬勃活力。据了解,作为南方省份,福建虽缺乏天然冰雪资源,但通过创新举措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一方面推进室内滑雪场建设、推广滑雪模拟机应用,目前全省已建成近十家滑雪机训练中心,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硬件支撑,另一方面也在深入开展 “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累计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近30万人次,培育出一批优秀青少年滑雪人才。
南方的冰雪热情同样在广州绽放。日前举办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花样滑冰比赛汇聚了来自广州、佛山、珠海、长沙、汕头等地的11支参赛队伍、65名青少年花样滑冰选手同场竞技。“比赛为青少年花滑爱好者搭建了展示自我、促进交流的专业平台,将进一步推动花样滑冰运动在广州乃至大湾区的普及与发展。同时,赛事也致力于发掘和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他们提供迈向更高舞台的机会。”赛事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赛制激发运动热情
在多点开花的青少年冰雪赛事之外,赛制的创新也为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在上海市“绿舟杯”中小学生滑雪锦标赛上,所有获奖运动员都会得到上海市教委单项竞赛证书认证。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却为青少年滑雪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官方认可,也增加了赛事的吸引力。比赛中,来自上海市150所学校的3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了14个组别的争夺,孩子们在专业赛道上切磋交流、挑战自我,展现滑雪技术与竞技风采。
不久前落幕的青岛市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四季滑雪精英赛则引入了更多“科技力量”——比赛设置单板回转、双板回转等多个项目,竞赛数据系统实时记录着滑行速度、回转次数等数据,为裁判评分提供科学依据。比赛吸引了来自青岛全市近30所中小学校的滑雪小将齐聚赛场,小选手们脚踏滑雪板,在模拟雪道上灵活地控制重心、变换姿态,精准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雪板摩擦声、教练指导声、队友加油声此起彼伏。赛事主办方表示,这种室内滑雪模拟形式既安全又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更加广泛地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让更多人参与滑雪运动。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冰上运动中心,2025年全国3-on-3青少年冰球公开赛哈尔滨赛区的比赛也于近日在这里拉开帷幕。赛事引入国际冰球联合会最新3-on-3比赛规则,创新的横向场地设计,让比赛节奏更快、对抗更激烈,45秒强制换人规则,则增加了运动员的上场机会。“全国3-on-3青少年冰球公开赛是中国冰球协会重点推广的全国性青少年冰球赛事品牌。”赛事组织方介绍,该赛事于今年9月至11月间在全国五个赛区相继展开,旨在完善我国青少年冰球赛事体系。
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交流的平台。同期在哈尔滨举行的另一场国际赛事——2025“龙江红杯”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冰球小将不仅在赛场切磋了技艺,更增进了中俄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为期8天的比赛吸引了中俄两国24支青少年冰球劲旅参赛。作为中俄青少年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北京、吉林、哈尔滨等多地及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的俱乐部球队参赛。“与俄罗斯球队交手,让我学到了不同的战术思路。”一名中国小球员表示,这种国际交流机会难能可贵,拓展了青少年的冰雪运动视野,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冰雪文化和体育精神。(转自10月16日《中国体育报》06版)